清明养生小常识(优秀7篇)

清明是清气上升的时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清明养生小常识(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 篇1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感冒,除了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疼,还伴有眼痒、流泪、鼻痒等症状,其实这不是感冒了,而是花粉症。那么如何预防花粉过敏呢?

首先应尽量躲避花粉,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吸入致敏花粉,利用好天气时将屋内屋外打扫一遍,遇干热或大风的天气,可关闭门窗或加挂窗帘;如果天气许可,最好每周清洗更换床罩、被单,注意身体清洁,将残留在皮肤、头发上的花粉彻底清除,以阻挡或减少花粉入侵屋内。

其次出外赏花的。人们,最好避开花粉高峰时段,出门前30分钟先服用抗敏药物,且最好能随身携带口罩备用,并穿着长袖衣物,避免直接与过敏原接触,以减少花粉侵入。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 篇2

1.螺蛳

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市场买回的田螺要放养三天,在盆中滴上几滴麻油或菜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

2.虾

“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苦瓜。”关于清明虾,曾经有诗这样描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说的正是清明春雨淅沥,河鲜生长让人垂涎的景象。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雨水足,新虾未“散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

3.河蚌

据说和螺蛳一样,清明前后的河蚌最肥美。“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老扬州常见的做法是河蚌烧豆腐、咸肉烧河蚌,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都说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因为清明前水中的蚂蟥、微生物还未频繁活动,因而这个时候的河蚌最干净,肉质也最肥厚,特别脆嫩可口。

4.菠菜

菠菜为春天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春季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哈佛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贫血者可取菠菜100克煮汤。视力模糊者可取鲜菠菜、羊肝各500克,将水烧沸后入羊肝,稍滚后下菠菜,并加适量盐、麻油、味精,熟后即可食用。

5.马兰头

每到清明时节,马兰头特殊的香味最为吸引人。许多野菜都是春天长成,最嫩时也是在春天,像马兰头一旦过了清明,就会逐渐变老,嚼不动了,因此这几天是最适合吃马兰头的。马兰头的制作最为简单,只要和豆腐干干拌后点上香油即可。马兰头性味辛凉、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适合春季养生食用,不但能补充维生素,缓解春困,还对初春常见的咽喉肿痛非常有效。

6.蕨菜

蕨菜又名吉祥菜、龙爪菜。每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季节,正是采蕨的。黄金季节。蕨菜吃起来清脆细嫩,滑润无筋,味道馨香。家常可炝、炒、打卤下面条、做成包子馅等,吃法极多。蕨菜营养丰富,有提神、去油腻、助消化的作用,因此,人们称蕨菜是“山野菜之王”,“雪果山珍”。鲜的蕨菜带有较重的苦涩味。食用前需要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如果少了这个步骤,蕨菜入口就比较苦了。制作得当的新鲜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作料,便是一道难得的上乘酒菜。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吃法是炒肉丝。

7.五谷

清明时节养生要都吃谷类食物,如燕麦、荞麦、扁豆、薏米、花生、黄豆、咖啡豆、葵花籽等。这些又是种子植物,营养十分丰富,尤其是在清明养生可多吃五谷汤,随意用自己喜欢的五谷搭配熬汤,或者煮粥都可以。谷类食物可以养肝、除烦、祛湿、和胃、润肠、补虚、增强抵抗力。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 篇3

一、夜卧早起,以使志生

关于清明养生,在《黄帝内经˙素问》里说得非常清楚: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

二、清明着重“养肝”,慎食“生发”之品

春与肝相应。清明节要多吃“柔肝”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因为正值肝阳上升时节,可多吃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蜂蜜水等。五脏里边,肝在季为春,也就是说肝在春季对人体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肝有生发的作用,调节气机,清明之际,人体肝气最旺盛,如果肝火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的`.影响,妨碍食物正常的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动不畅,从而引起各种疾病。清明节饮食温馨提醒:有慢性病的人要忌口,少食发物。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如海鲜、桃、杏、芥菜、韭菜、腐乳等。

三、清明可饮清肝茶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利胆功效的中药代茶饮,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比如菊花茶、蒲公英茶等。

四、祭祀踏青,要防这些病

1.防花粉过敏

清明时节外出春游踏青需防花毒,更不能因一时好奇而误食了有毒的花果。有些人在花丛前待久了,会出现头昏脑涨、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些人因为接触了植物的花粉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全身瘙痒、皮肤发红,还有人出现阵发性喷嚏、鼻塞、流涕、流泪、哮喘等症状。所以春游之时,注意防劳累,也要注意防花粉过敏。

2.防感冒

随着气温升高,有些人,特别是年轻爱美的女性,便迅速脱下厚重的冬衣,换上轻薄的春衣,这是不利于健康的。因为清明时节乍暖还寒,气温波动很大,早晚有些凉,因此不宜过早过快减少衣服,否则极容易受凉感冒。

3.防寒湿

清明前后除了注意穿衣外,还要注意膝关节保暖。当遇到天气寒冷又阴雨绵绵的日子,如果不注意为下肢保暖,风寒和湿气的袭击则会导致下肢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不适。尤其是膝关节处皮下脂肪组织少,缺乏保护,更容易受寒湿的侵袭。久而久之,会引起关节炎,给今后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4.防上火

清明时节,风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内肝火旺盛,内火外干,就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等症状。因此,平时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饮水,经常泡菊花茶喝。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 篇4

1、早起早睡,尽管是一个小长假,但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早睡早起才是养生之道,春天天亮的也早,早上的空气也非常的新鲜,早起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听听鸟儿清脆的叫声,看看身边盛开的鲜花,闻一下绿草的清新,会让你的心情顿时爽朗起来,心情好,就会肝好,所以,清明时节早睡早起不要贪睡呀。

2、保暖不可忽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降雨就会降温,所以,清明节的气候还是会有一些微凉,尤其是北方,早晚的温差很大,稍不留神,就会感染风寒,所以,保暖非常的重要,建议女性不要过早的穿上裙子,保护腿部和脚部的温暖非常关键,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都应做好保暖工作,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外邪的入侵。对于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在扫墓时更要注意保暖,还要注意不可过度的劳累,注意休息。

3、多喝水。春天是阳气上升的季节,人们很容易肝火旺盛,再加上清明时节人们的心情不仅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还会受到哀思的情绪的影响,所以,非常容易感到口干舌燥,很容易出现溃疡,所以,建议多喝水。

4、多吃绿色蔬菜。肝在五色中属青,也就是绿色,所以以色养色,就要多吃绿色的蔬菜,对养肝有帮助。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 篇5

焖扁豆

【原料】:扁豆350克,植物油30克、酱油15克、黄酱10克、精盐3克、大料两瓣、葱花、蒜片各少许。

【制法】:

1.扁豆用清水洗净,沥干、去掉两端,撕去筋络,折断成4.5厘米长的段。

2.将炒锅置于火上,放入大料,炸出香味,加入黄酱,葱花炒均匀,随即放入扁豆,煸炒几下,加水150克、酱油、盐烧开,用温水焖约10分钟,加入蒜片,上旺火炒一下,加明油5克,即可出锅。

【特点】:扁豆软烂,味干香。

豆腐皮春卷

【原料】:豆腐皮(豆油皮)五张、净冬笋100克、鲜虾仁100克、荠菜750克、猪瘦肉150克、芝麻油1000克(约耗200克)、味精、面粉、精盐、姜未各适量。

【制法】:

1、豆腐皮每张切成六小块共切成30块。冬笋、猪肉都切成细丝。荠菜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略烫后,捞出沥干切碎。面粉放入碗内,加水调成湿浆;

2、炒锅置旺火上,下芝麻油100克烧热,放入冬笋丝、肉丝、莽菜、虾仁、味精、精盐、姜未一起烹炒3分钟,起锅成馅;

3、豆腐皮置案板上铺开,一一包馅成卷,在合口处涂上面浆(共包成30个春卷)。

4、原炒锅置旺火上,下芝麻油(耗100克),烧至五成热,将春卷逐个下锅炸至金黄色时,捞出盛盘即成。

【特点】:外脆里软,味道清爽而鲜美。

清炖鳗肉丸

【原料】:鳗鱼500克,鸡蛋清3个。

调味料:酱油、精盐、熟猪油、姜末、味精、葱段、姜片、料酒、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

1、将鳗鱼剖洗净,除去鱼刺,剁肉为泥,放入酱油、精盐、熟猪油、姜末、味精和鸡蛋清,搅拌成蓉。

2、将鱼蓉用手挤成小丸子,下入沸水锅中汆透捞出;将葱段、姜片、料酒下入原汤中,小火煮至汤沸,拣去葱段、姜片,再下入鱼肉丸子煮约15分钟至熟,加入胡椒粉调好味,盛入碗中即可。

【特点】:清爽不油腻。对风湿骨痛有辅助疗效,可预防肝炎。

枸杞田螺汤

【原料】: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制法】:

1.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

2.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炒匀,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 篇6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而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在饮食方面,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 篇7

1、清明养生小常识:清明养生重在养肝

传统的清明节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所以,清明节的养生应以养肝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因此,清明节养生重在养肝。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

2、清明养生小常识:清明养生少吃“发物”

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 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这些发物应少吃或忌吃。清明可多吃山药、西红柿、土豆等食物。

3、清明养生小常识:清明养生忌久坐卧

清明节气是也“春瘟”流行时节,但不可闭门不出,更不能坐卧过久。中医表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清时节气应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应要常到外户或河边散步,以呼吸新鲜气息,并进行适度的'健身运动。

4、清明养生小常识:清明养生作息提前

到了清明作息提前。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7时至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5、清明养生小常识:清明养生“春捂”要适当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