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通用4篇

编者按:历史上,我们曾经有三次首都沦陷的情况。八国联军侵华是其中一次。八国联军侵华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正儿八经说民国——真正的八国联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通用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 篇1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通过学习义和团的英勇抵抗,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学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自学指导】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阅读导言框内容,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何时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是什么?

3、八国联军是指哪八个国家,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由谁率领?

曾在哪里被义和团围困?

4、阅读20页第二段结合21页插图了解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罪行

列举比较北京两次被列强占领的史实:

二、《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双方代表各是什么?

2、《辛丑条约》的内容:

3、《辛丑条约》的影响:

【思维拓展】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自我评价】掌握的    很好       好       一般

【学习心得】

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 篇2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 影响。

3.认识义和团的英勇 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是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学习重点: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学习难点:分析 《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二、 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

1.目的:                                                               。

2.时间:          至           。

3.国家:       、      、      、       、        、        、         。

八          ①八国联军两千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           率领 下,

从        到         向         进犯。

国  4.经过: ②侵略军在        被         围困,死伤多人,逃回天津。

③19xx年8月, 侵略军攻占         ,慈禧太后和         仓皇出逃。

联  5.结果:         战败,        年被迫签定《                  》

①                                            。

军  6.《辛丑条约》的内容:②                                                 。                          ③                                             。

④                                    。

华           ①                                。

7.影响:②                                    。

③                                                                。

④                                                              。

三、 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 合作探究

1.结 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五、 当堂测试

(一)单项选择

1.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于(    )   a.山西   b.山东、直隶   c.北京   d.天津

2.下列条约中,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   )

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各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3.“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抗侵略”这一 内容体现在下列哪一条约中(    )

a. 《南京 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华战争中,攻入清朝都城的是(     )

①***战争    ② 第二次***战争  ③ 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5.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是在(    )

a.***战争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洋务运动后

6.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b.反帝爱国运动  c.农民反封建运动  d.救亡图存的改良运动

7、“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 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8、近代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惨败            c.《辛丑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9、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战争  ②第二次***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0、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①***战争 ②第二次***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六、教(学)后记

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 能力方面:

(1)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辛丑条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义和团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任务。

4. 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将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区别不同点,学会类比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关于清政府对义和团改变策略的历史材料,分析清政府的真正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帮助学生完整掌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

(1)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节重点之一。首先要注意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义和团这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正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是本节教材的另一重点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备地要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2.难点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面临已经发展到北京皇城脚下的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连续几天召开紧急的御前会议,研究对策。一派大臣主剿,另一派大臣主抚,争论很激烈。其实,两派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灭主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招抚的结果,义和团虽取得了合法活动的地位,但也因未能识破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及欺骗阴谋,致使日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末的中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与此同时,农民阶级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而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一、 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师:请同学们回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回忆、思考、作答)

师:***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不仅通过战争攫取了大量特权,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上的侵略,而且还凭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生:(阅读教材第97页小字,思考作答其说明的问题)

师: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越来越猖狂。从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山东各地人民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终于酿成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板书二)

二、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义和拳——民间秘密反清组织

师:义和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主要成员是哪些人?

生:(根据已知常识回忆作答)

师: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民间秘密反清组织。以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主要活动地区是鲁、直、豫。从义和拳到义和团,它是怎样形成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斗争最先在什么地方爆发?

生:(看教材第97页义和团运动形势示意图,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情况)

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兴起?

生:(在教师启发下,回忆、思考、讨论作答)

师:甲午战争中,山东受害最深;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首先从山东开始,德国强占、强租胶州湾;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非常猖獗;而义和拳的活动在这一带比较活跃;1898年,赵三多带领冠县义和拳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 义和团运动序幕——冠县义和拳攻打教堂

师:义和团运动的序幕揭开了。什么时候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了呢?后来,又有了哪些发展呢?

生:(结合形势图,了解在冠县、平原、京津等地义和团的活动,掌握其兴起与发展的脉络)

师:1899年平原大捷之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声势大振。19xx年,义和团进入京、津,斗争达到高潮。

3. 平原大捷——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声势大振

4. 义和团运动高潮——义和团进入京、津

师:(辅导同学阅读教材第98页小字,了解义和团浩大声势)

生:(分析教材第98页材料,通过讨论,明确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师:义和团最恨和约,误国殃民,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斗争目标是指向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义和团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的什么策略呢?(板书三)

三、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

师:为了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这个口号,同学们有什么看法,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阐述观点)

师:对这个口号的评价,要两点论,要从两个方面去看。首先,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是,扶清灭洋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战斗纲领。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觉;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说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给清政府带来什么影响?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了什么政策?

生:(思考并作答)

师:山东义和团斗争发展时,清政府曾派袁世凯疯狂镇压,现在为什么转而采取安抚政策,默许义和团为合法团体了呢?用意何在呢?

生:(分析教材第99页材料,弄清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转变的真正意图)

师:清政府的安抚政策,为义和团运动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义和团控制京津,势不可挡。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斗争,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板书四)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战争的爆发和廊坊、杨村之战

师:19xx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爆发。在廊坊、杨村一带,侵略军遭到义和团和猛烈袭击,狼狈退回天津。6月下旬,清政府被迫宣战。

生:(结合教材第99页插图和小字,了解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和进攻大沽炮台的情景)

2. 天津保卫战

师:侵略军攻下大沽炮台以后,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打击敌人。守卫天津的清军将领聂士成阵亡。

生:(阅读教材)第99页小字,了解天津保卫战是义和团和清军联合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师:在保卫天津的战斗中,义和团和清军拼死坚守,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天津终于陷落。侵略军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实行殖民统治。北京的战况如何呢?

3. 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

师:德国公使克林德枪杀义和团民。愤怒的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知道克林德被打死后的事情和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坊吗?

生:(回忆联想,根据常识作答)

师:围攻使馆和攻打西什库教堂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生:(结合教材第99页插图,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师:清政府虽然被迫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各国实行分区占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城。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小字和第100页材料,结合插图,认清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五、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逃往西安。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请同学们考虑,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失败的呢?

生:(思考、议论、作答)

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小字,分析说明的问题,讨论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师:义和团运动这场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讲的是什么重大斗争?和义和团运动比较,这两次农民斗争有什么相同点?

生:(回忆思考,讨论作答)

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协团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斗争,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也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义和才运动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19xx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板书六)

六、《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辛丑条约》的签订

师: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是哪些国家?

生:(回忆作答)师:19xx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生:(结合教材第102页插图,听教师讲述《辛丑条约》的签订)

2.《辛丑条约》的内容师:条约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书。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第102页,掌握条约主要内容)师:这些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3.《辛丑条约》的危害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有赔款内容的条约有哪几个?赔款的数额是多少?

生:(回忆作答)

师:《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是多少?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生:(思考作答)

师:《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但有划使馆界和拆除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规定,你对此规定的严重性怎么看?

生:(讨论作答)

师: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意味着什么?

生:(结合教材第103页小字,思考作答)

师: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生:(做教材第103页练习题一,准确掌握义和团兴起过程。)

小结。(略)

【简评】历史课堂教学中,注意联系前后的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比较、归纳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本节教案在重点难点问题的教学上使用了这一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和其他条约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提出的问题适应全体同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二、在阅读课文、补充材料,思考和讨论中进行师生双边多种形式的活动;三、引导学生更加关注义和团的历史作用和辛丑条约的影响。这样,本节课在能力、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给人与润物细无声之

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 篇4

•重点难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本课的重点。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辛丑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的武装控制之下。清政府已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图片和历史文献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有关的音像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指导学生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法建议

1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上面的歌谣就是当时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讲述本课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然后阅读课文提示,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上面的歌谣就是当时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2.讲述“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强调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xx年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这是继四十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北京城又一次为列强所占领。(建议复习比较北京两次被列强占领的史实)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课文中的小字叙述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教师不必补充内容,可指导学生阅读,进一步认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另外,课文中《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插图及瓦德西的一段话,为学生了解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提供了形象资料,讲述时应注意使用,使学生有较直观的认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有关的音像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

3.“《辛丑条约》”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师应提醒学生,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

教师应讲明两个问题:(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条约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四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记忆。第一,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第二,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第三,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第四,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指导学生看《辛丑条约签订的情况》插图,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但不作为要求。

(2)《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对条约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4.本课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可以简单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列表归纳,结合活动与探究1进行小结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练一练

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    ]

a.赔款2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活动与探究

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知识介绍

克林德碑

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时,作恶多端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被清兵击毙。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外国侵略者以此为借口,强迫清政府向德国政府公开道歉,并为克林德修建一座纪念碑。清政府被迫答应这一无理要求,在崇文门用大理石修筑了一座牌坊式的纪念碑,并在上面刻着“为国捐躯,令名美誉”等字样。这是中国的奇耻大辱。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终,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北京人欣喜地拆毁了克林德碑。后来,他们把拆下来的牌坊移到中山公园,重新修好,改为“公理战胜”碑。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决定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

活动课   列强侵华史综学习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1840年,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四万万中国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尊严,为了中华的崛起,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请你作为一名记者,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一百多年前的今天,将你见到的这幅交织着腥风血雨,凝聚着亲仇爱恨的历史画卷告诉世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请用你的这正义之笔,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把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吧!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搜集、选择、整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图片、实物、史料,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模拟时事报道,加深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抗争史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时事报道的交流、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通过撰写时事报道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感悟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活动程序

1.分工选题: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教科书第一单元一节课内容,选出正副组长。每组选定一项专题。(若不设组亦可,由学生按其所好选题,使学生更有自由发展空间)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了解有关近代列强侵华的图片、实物、史料;考察有关近代反抗与斗争的历史遗迹;观看影视《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等作品,在拥有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图片、实物、材料、遗迹等历史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写出一篇从***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期间的帝国主义侵华或中国人民反抗的时事报道。

3.阅读《林则徐》《***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中国近代战争史》等书籍,撷取有关片段,写成时事报道。

4.将写成的报道按标题、作者、撰稿时间、内容、评价的要求在小组交流,由小组选出若干篇到班级评比。5.按约定的评分标准,用全班投票的方式评出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

6.把获奖作品编制成图文并茂的《“侵略与反抗”时事快报》的墙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