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最新5篇】

中央一号文件 篇1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新中国成立至今近乎七十周年,又一个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转变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短短几十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可以说是空前的奇迹,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毫不夸张的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事业、社会主义事业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国内外都建立的有很多政党组织,为什么我国的政党制度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以下,我想浅谈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表现。 与国外相比较,可分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先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实行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长期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同时也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领导党,这样的领导地位,其优点在于,作为执政主体的政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受到其他政党的影响和干扰较小,能够执行长期政策,并使政策进行延续(譬如“五年计划”)。另外还能减少内部的权力斗争,能有效保证国家决策的效率,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同时八个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也是与中国共产党长期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构成多党合作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与人民民主的国体、政体相适应。中国共产党与各个民主党派实行广泛的政治合作,这种合作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主要有:第一,中国共产党就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同各个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实行互相监督。第二,各个民主党派成员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占有适当的数量,依法履行职权。第三,各个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家和地方政府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各级政府通过多种形式与民主党派联系,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第四,各个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加国家重大事务的协商。第五,中国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各个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内容,是多党合作的一大特色。民主党派的监督与参与国是,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如英美两国实行的是两党制,两党交替执政,表面上能相互制约监督,但其实质是少数资产阶级统治广大人民的统治工具。为何这样说,原因有三。其一,不能真正代表和反映人民的意志。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功能,是组织竞选,实现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对政权的控制。在竞选阶段,资产阶级政党往往迎合民众的要求和需要,做出各种许诺,但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选票,一旦其代表人物当选后,就会背弃承诺,转向为支持其当选的大公司财团等效力。著名思想家卢梭早在18世纪就曾说过:“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讽刺的是,虽然两百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现象至今仍然未变。其二,经常受到资本的操纵,金钱是西方政党政治的母乳。在选举阶段,“金钱主宰着选举的过程和结果”;在掌握权力之后,推行政党分赃制。恩格斯早在1891年就指出:“正是在美国,两个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中的每一个政党,又是这样一些人操纵的,这些人把政治变成一种生意,拿联邦国会和各州议会的席位来投机牟利,或者是以替本党鼓动为生,在本党胜利后取得职位作为报酬。”。请看以下数据:1860年竞选总统时,共和党只花了十万美元,便使林肯成为美国第十六位总统;可在一百年后的1960年,十万美元只够让候选人在全国电视网出现30分钟。从1976年至2008年美国总

统候选人大选花费的变化趋势上看,尤其是在2000年3.4310亿美元之后,几乎每次选举的花费都成倍增长:2004年7.179亿美元。2008年,奥巴马竞选的经费更是创纪录的达到了24亿。而这些钱,全部来自于所谓的:一些财团的“政治现金”,其投入这么大的花销,背后的目的不言而喻。其三:极易为国内外反动势力所利用或者导致其他严重的后果。前苏联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推进所谓“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在其他一些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共产党的垮台和红色帝国的解体。一些第三世界,如东欧的波兰、匈牙利等国家按照西方民主模式推行所谓的民主化,实行多党制,结果给民族、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灾难。殷鉴不远,当引以为戒。

与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相比:

一、思想理论方面

苏联共产党长期以来对本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基本是不符合苏联国情的。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社会已经基本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二战后,1952年苏联共产党再次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途径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总路线。赫鲁晓夫1961年提出用20年的时间基本上实现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共产党认为苏联已经处于“发达社会主义”阶段。安德罗波夫、契尔认为苏联只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阶段的起点。虽然对苏联发展阶段的认识有一个日趋回归现实的趋势,但始终未能从思想理论上准确把握本国实际,因而无法设想建立在这样的判断基础之上的政策、路线、方针的正确性和实践中的有效性。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客观地提出了苏联处于发展中社会主义的论断,但是由于最终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积极成果未能在实践中得到过车。思想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必然导致体制的僵化和实践中的墨守成规,执政党也就失去了接受、应对新事物的能力和改革的动力,不能与时俱进地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造成党的方针政策脱离实际。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思想理论建设,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此后明确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随着时代、实践不断地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邓小平理论。并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对我国国情做出了可观、正确的定位。为制定一系列适合现阶段发展水平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这种对国情的准确认识,是我们在处理一系列重大问题时和去练的重大此差别。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和新世纪的到来,面对国内外形式的深刻变化对中国共产党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和考验,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的科学理论写入了党章,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时俱进、永葆活力。伟大的时间要有伟大的理论指导,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旗帜,会使得执政党迷失方向,在精神上被瓦解。同样,僵化马克思主义也会使得其失去时间的指导作用,使党的创新能力衰竭而导致执政党自身灭亡。因此,一定要随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国情结合,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远立于不败地位。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不二法门。

二、组织建设方面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地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和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1、 关于组织原则

列宁第一次提出“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并身体力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原则

在列宁时期并没有制度化。从斯大林时期推行了集权主义的国家政治体制和党内领导体制,结果在 共产党内形成了严重的个人专权个和个和个人崇拜。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共产党在“党内生活民主化”的口号下开始批判民主集中制,1991年7月通过的《苏联共产党纲领草案》则完全放弃了民主集中制。这样,昔日有着严格纪律、团结统一的苏联共产党变成了组织庞杂、党心涣散的政治组织,加速了瓦解的命运。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毛泽东认为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民主和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建国后,我们当也犯过集中过度,民主不够的错误,但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前提下,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调整权力结构的配置,改变权利过度集中的现象,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之间,以及集中于分散的关系。特别是注重制度建设,为发展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做了不懈努力,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了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

2、 关于监督体制

列宁十分重视党的监督体制建设,对此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在苏联共产党内设立了由党的代表大会选出、直接对其负责、与中央委员会平行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委员在任职期间不得兼任党委员和其他苏维埃政权的职务。列宁还强调了监察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斯大林破坏了列宁时期初步建立起来的党内监督体系,取消党的中央监察委原有的制约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权力,把它变成了中央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使领导权力丧失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以委任制代替选举制,任命监察委员会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不久即将改革重点指向执政党监督体制。他从确立党员群众的监督主体地位,确立对党的领导人的监督制度,建立公开党内监督运行机制,重建与党和中央委员会相平行的党内监督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但在改革中不仅改变了党内高度集权的监督体制,也改变了党的目标,苏联共产党不仅未能得益于这种改革,反而在这种改革的浪潮的冲击下瓦解了。

毛泽东多次强调集权领导是党组织领导的重要原则,认为只有坚持集权领导,才会有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建立党的纪律监察机构,深切认识到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无产阶级执政党党内监督是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建立更加有效的权力监督体制,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建立纪律检察委员会,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明珠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监督结合起来,同时实施依法治国,健全法制,使监督制度逐步法制化。

3、 关于党政关系

列宁提出了正确处理党与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指出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繁琐、不正常的干预”斯大林在理论上也提到了党政分工的原则,但在实践中又自相矛盾的提出:“在我们苏联,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我们苏维埃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没有相当的原则性指示,就不会决定任何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这个事实应道认为是党的领导作用的最高表现。”结果党政不分、一党代政、党政一体化现象被认为是体现党的领导的正常原则而固定下来。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则以“明确划分党政机关职能”为名,把政权机关的全部职能和权力交还给苏维埃,取消了苏联共产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关系上也存在党政不分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把政党关系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邓小平指出,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党的领导,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将理顺党政关系,加强、改善党的领导,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四大以来,为名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本领。可以看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体制、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实现领导,同掌握政权同样重要。

4、 关于干部制度

十月革命后,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苏联共产党委派大批共产党员到苏俄各地各级岗位上任职和工作,这种做法在斯大林时期沿袭下来并予以制度化,选举制完全流于形式,干部至上而下层层任命,只对上而不对下负责,造成了任人唯亲的不良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最终葬送了苏联社会主义事业

鉴于同样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干部和人才问题,他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同志倡议飞出事实上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并率先垂范。中国共产党始终奉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强调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公认原则相结合,选举制和任命制相结合,注意依法治吏,健全干部制度,遵循革命化、青年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逐步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一支适应建设任务和改革需要,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保证党和政府正确领导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活力的有效组织保证。

5、 关于基层组织建设

苏联共产党长期实行一长制,各级干部掌握本单位的全部权力。苏联共产党党章只强调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对其地位和作用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致使基层组织没有相应的权力和地位,苏联共产党组织因为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尽管苏联后期党员人数达1800万,约占全苏联人口的10%,但当的各级组织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中国共产党人士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政策落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都要依靠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仿作用的充分发挥,因为长期置基层组织建设于重要地位,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作风建设方面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 众的优势。

在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党的组织性真话”和“党政干部官僚化”使党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形成了特殊利益的官僚特权阶层,使群众无法感受到这些人是代表他们掌权。“国家权力个人化”和“监察机制无效化”使权力失去了监督,使社会丧失了制约机制,领导人的错误难以纠正,人们对苏联共产党究竟能否代表人民利益感到怀疑。“干部制度委任化”造成了党群、干群之间的隔阂。“法律制度虚无化”使得苏联民主法制遭到了严重践踏。苏联共产党不善于进行自我批评,不能正确对待历史,也就不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戈尔巴乔夫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和是时间,从而否定了党存在的合法性。执政党如此作风,越来越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撰写过包括《整顿党的作风》在内的许多著作,为党的整风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及自我批评概括为我党的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把作风建设同从严治党,同反特权、反腐败结合起来,把反腐败斗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要求共产党员要具有时代要求的先进性品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章是最基本的党规党法,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都要按照党章办事,健全党的各项制度。各级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坚决改变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和涣散的现象。不仅如此,进入新世纪,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理论,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表中国现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体现和落实到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这是“三个代表”的宗旨。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路线及怎样健康发展,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和广大人民的健康发展,这些是党的一切工作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体现。正是优良的作风建设,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飞跃。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崛起,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对苏联共产党经验的汲取、教训的借鉴,扬长避短,防微杜渐,通过两种社会主义模式下执政党建设的对比,对我党的探索有了更高的起点和更大的成功率,这是历史对于善于总结的中国共产党的馈赠。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了希望。

在国内,先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国民党为何在坐拥江山后败退台湾,而共产党从一个小

小的党派却最终成为中国执政党,这其中有几点重要原因:

第一,政治自觉优势。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政治自觉的建设,重视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发展完善自身。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上能否做到“高度政治自觉”,取决于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而要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就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上来。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体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认识上高度统一。经验告诉我们,“思想高度重视”取决于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否则,认识不到位,“思想高度重视”就不会持久,比如高度重视了一阵子,过一阵子又不重视了的现象就是如此。而要实现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就要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明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只有认识到位了,真正把学习作为党的基本特征,作为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志,才能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更加自觉。

第三,行动上高度自觉。对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如果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阶段,那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度政治自觉”,真正意义上的“高度政治自觉”归根到底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一的基础上,达到行动上高度自觉。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能力,养成勤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以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尽量多学一点、学深一点,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浓厚学习风气。

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作为第一需要,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纳入整体工作规划,加强指导和服务,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促进工作、通过工作推动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自我超越,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这就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就要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用制度管

学习、促学习,实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而国民党在上台执政后,放弃了对自我党派的约束,不思进取,致使腐败恒生,典型的就是“四大家族”掌握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特别是在后期,其党派的信仰“三民主义”成为一纸空文,在内部党派相互政权中,蒋介石篡改三民主义的实质。如出卖国家利益,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为自己谋取私利,完全背离了国名党创党之基时的政治自觉和政治信仰。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相比的政治优势有两个: 一,政治基础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性质和宗旨就已经决定了它生来就是与广大人名密切联系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走人民路线,是其战胜敌人夺取政权的力量源泉,也是在以后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动力。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拥护,凭借着小米加步枪和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战胜了强大的反动统治势力,夺得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如淮海战役中有500多万的民夫助力解放军,这是何等的民心才能有这么强大的号召力。无需言语的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是民心所向。

国名党则是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利益。其突出表现为以下四点:

(1)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从根本上说,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是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十年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2)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大部分的土地为地主及旧式富农所占有,只有少部分的土地属于农民。地主以及旧式富农将土地出租给农民,向他们收取苛重的地租。农民除要缴纳地租外,还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3)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它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同时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从事大规模的商业投机活动,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4)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官僚资本的垄断,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这些历史资料直面的反应出了国名党的本质,与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宗旨形成鲜明对比。

二,政治资源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的旗帜,其先进性体现在: (1)是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使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们生活得更好。

(3)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南

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展现了中华民族崭新的精神风貌。

国名党则奉行与时代、国情不符的三民主义,决定了其必将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 民族主义没有明确地、彻底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② 民生主义的土地纲领不够彻底,不是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采取改良的办法,即核定地价,没有和农民的土地要求联系起来。这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软弱性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③ 其是代表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不服务于广大穷苦百姓。 结尾:

纵观中外古今政党,历经历史的洗礼,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完善,其自身政治优势使然。在健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需要时刻发挥着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将其政治优势扩大、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 篇2

(2010年12月31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

(一)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中央一号文件 篇3

2011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新华社29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年12月31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

(一)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三)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四)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五)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二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协调发展。三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

三、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六)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灌排体系。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 区、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积极发展旱作农业,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稳步发展牧区水利,建设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 (七)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让和重点治理。

(八)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以县域为单元,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 (九)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尽快健全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着力推进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十)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四、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进一步治理淮河,搞好黄河下游治理和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强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全面加快蓄滞洪区建设,合理安排居民迁建。搞好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十二五”期间抓紧建设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不断提高调蓄洪水能力。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排涝标准。推进海堤建设和跨界河流整治。

(十二)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完善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工 程质量,适时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研究。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西北等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高度重视雨水、微咸水利用。

(十三)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强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西南石漠化地区、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十四)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发展水电,加强水能资源管理,规范开发许可,强化水电安全监管。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建设。

(十五)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健全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加强水利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十六)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切实加强水利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 (十七)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有条件的地方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和项目性质,确定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 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十八)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结合增值税改革和立法进程,完善农村水电增值税政策。完善水利工程耕地占用税政策。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

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九)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二十)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加快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对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户实行重点监控。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建设节水示范工程,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二十一)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二十二)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 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七、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二十三)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二十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给予补助。妥善解决水管单位分流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十五)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二十六)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二十七)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水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各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合力。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 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十八)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流域管理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制度。加强河湖管理,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加强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完善全国、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

(二十九)加强水利队伍建设。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切实增强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支持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水利类专业建设。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解决基层水利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要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更加贴近民生,更多服务基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加大力度宣传国情水情,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对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篇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多种困难挑战,农业农村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粮食生产稳定跃上新台阶,农民增收成效喜人,水利建设明显加速,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安定祥和。农业农村形势好,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和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首先要稳住粮食生产,确保不出现滑坡。要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紧缺品种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生产能力。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2、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抓好“菜篮子”,必须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要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原良种场建设,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制定和实施动物疫病防控二期规划,及时处置重大疫情。开展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试点,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政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大力推广高效安全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规范使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落实“菜篮子”2012年2月13日

贵州遵义

市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大中城市要坚持保有一定的蔬菜等生鲜食品自给能力。

3、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探索完善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研究建立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牧业、牧区、牧民的支持力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覆盖到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县(市、旗)。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财政“三农”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4、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完善涉农贷款税收激励政策,健全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农村信贷服务。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县(市)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支持商业银行到中西部地区县域设立村镇银行。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完善符合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业务特点的差别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实行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弹性存贷比政策。继续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域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科技型农村企业、科技特派员下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专利质押融资业务。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

5、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财政适当补助工作经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有关条款,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牧区草原承包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林地家庭承包关系,2012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搞好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6、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把保障国家粮2012年2月13日

贵州遵义

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7、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8、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权,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

9、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增加涉农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数量,支持部门开放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市地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直接管理。加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试验工作,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

10、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重大育种科研项目要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在粮棉油生产大县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对符合条件的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加大种子储备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制度,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

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2012年2月13日

贵州遵义

1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条件,落实岗位责任,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办法。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加快把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性职能分离出去,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探索公益性服务多种实现形式。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加强乡镇或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

12、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把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

13、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辅导服务,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有效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组织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站所创办农业服务型企业,推行科工贸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化试点,由政府向其购买公共服务。支持发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重点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示范村建设。继续实施星火计划,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工作。

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14、振兴发展农业教育。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倾斜力度,提高涉农专业生源质量。加大高等学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农村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

15、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2012年2月13日

贵州遵义

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

16、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17、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大江大河大湖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增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实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加大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塘堰清淤力度,发展牧区水利。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设备购置补贴范围和贷款贴息规模,完善节水灌溉设备税收优惠政策。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中央和省级统筹,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政策。发展水利科技推广、防汛抗旱、灌溉试验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组织。

18、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启动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实施东北四省区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全面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占用耕地建设重大工程,要积极推行“移土培肥”经验和做法。继续搞好农地质量调查和监测工作,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继续实施旱作农业工程。加强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农业。

19、加快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切实加强农机售后服务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20、搞好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适当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统筹解决就业困难的一次性安置职工社会保险补贴问题。逐步提高防护林造林投资中央补助标准,加强“三北”、沿海、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抓紧编制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扩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范围,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启动区域性重点生态工程。适当扩大林木良种和造林补贴规模,完善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增加贷款贴息规模。探索国家级公益林赎买机制。支持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2012年2月13日

贵州遵义

森林旅游、竹藤等林产业。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运用产业化方式开展防沙治沙。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草原围栏、饲草基地、牲畜棚圈建设和重度退化草原改良。加强牧区半牧区草原监理工作。继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加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坡耕地整治步伐,推进清洁小流域建设,强化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完善以奖促治政策,逐步推行城乡同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21、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重点支持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投资入股、产权置换、公建配套、回购回租等方式,建设一批非营利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继续推进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拥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物流、粮食流通、大型商贸企业等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经营。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

22、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和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支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增加直供直销网点,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扶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联通城乡市场的双向流通网络。开展“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会品牌。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引导生产、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免除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开展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落实和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清理和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超市的收费。

23、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临时收储,健全粮棉油糖等农产品储备制度。抓紧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健全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探索建立主要蔬菜品种价格稳定机制。加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综合运用进出口、吞吐调剂等手段,稳定国内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违法行为。抓紧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业统计调查和预测分析,提高对农业生产大县的统计调查能力,推行重大信息及时披露和权威发布制度,防止各类虚假信息影响产业发展、损害农民利益。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认真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推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自治机制,健全农村法制,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2月13日

贵州遵义

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新华社)

农业部发言人解读一号文件 谁来种地已成严峻问题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正式公开发布,今年中央1号文件为什么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如何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的一系列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农业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读。

记者:新世纪第九个“中央1号文件”继续聚焦农业农村,您对此有何感想和总体考虑?

陈萌山:我们深受鼓舞,我们感到这充分体现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农业部门将全力以赴抓好落实。2012年,农业部将继续坚持“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不动摇,把握稳中求进的总方向,突出“巩固、加强、优化、改革”,再夺农业好收成。巩固,就是要巩固增产增收的好形势,扩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果,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工作机制,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在新的起点上稳步前进。加强,就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体系机构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更大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优化,就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主产区、生产大县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改革,就是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总结、推广基层经验,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记者: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您认为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陈萌山: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但是,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在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的基础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

记者: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如何,不足在哪里?

陈萌山: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类似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治理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见,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2012年2月13日

贵州遵义

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人员素质不高,等等,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

记者: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有哪些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

陈萌山:以中央1号文件的形式统一全党意志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发展,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历程中是首次,在科技发展进程中也是首次,有许多创新之处。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在农业科技的定位上,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农业科技的定性上,文件明确强调,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在农业科技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在农业科技的定向上,文件明确强调,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这更加明确了农业生产要依靠科技、农业科技要服务生产的要求,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的融合。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的“三定”非常令人振奋,非常鼓舞人心,必将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对农业科教工作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中新网)

2012年2月13日

贵州遵义

2003-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篇5

200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

税费改革试点的意见》

文件要求,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 。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

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文件要求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文件要求,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在牧区开展取消牧业税试点;要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文件确定“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基本策略,要求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只需增收。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文件提出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出财政支农投入及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文件提出28点措施促进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其中包括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部分省推行省直管县体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2009年新土改,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权。加大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强化现代农业物资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明确了旨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一系列措施。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二十字基本思路方针。其中,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

文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农村需求,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三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措施。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

发展的决定》

文件明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文件强调,要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坚持五个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二要坚持统筹兼顾,三要坚持人水和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五要坚持改革创新。

文件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二是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三是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四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五是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此外,文件还就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推进依法治水、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主题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贯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文件指出,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置农业前沿技术和碁础研究,力争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为碁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