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5天的漫长等待,17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Bing Dwen Dwen)和“雪容融”(Shuey Rhon Rhon)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这次为您整理了冰墩墩雪容融诞生的背后【最新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自2018年8月8日面向全球征集,面对由国际、国内18名知名专家和运动员代表组成了吉祥物专家评审委员会,从5816件到100件、10件,再到“千里挑一”,两个可爱的吉祥物是如何经过层层评审,脱颖而出?
本次吉祥物征集活动,借鉴2008年奥运会和近几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验,经过专家评审、修改深化、社会评议等程序。不仅邀请国际、国内18名知名专家和运动员代表组成了吉祥物专家评审委员会,还让社会各界代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议。
在吉祥物深化设计和修改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多次征求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意见。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从媒体传播、市场开发和形象景观等角度对设计方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体现出了较高的设计水平。
8月,北京冬奥组委上报北京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吉祥物候选方案,确定了最终方案。与此同时,北京冬奥组委赴瑞士洛桑和德国波恩,向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正式提交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方案。
或许是巧合,最终胜出的这两个方案,一个来自南方的广州美术学院,一个是北方的吉林艺术学院。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高天表示,这种偶然中也存在必然。“这反映了全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热情和关注。更充分说明通过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正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和发展。”
蒋效愚表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搭配和组合,是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又一次完美的结合,也是冬奥组委和中国人民给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赠送的一个珍贵的礼物,凝聚着集体智慧的结晶。”
2018年8月8日-10月31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正式面向全球征集,期间共收到设计方案5816件。
2019年1月7日至8日,十余名国内外专家受邀参加吉祥物设计方案初评、复评评审会议,最终评选出10件入选设计方案,这其中还包括了中、小学生设计的作品。
2019年4月,社会各界人士受邀参加吉祥物候选方案社会评议会议。
2019年9月17日晚间,吉祥物终于呈现在世人眼前。
与冰墩墩不同的是,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一开始就有较为清晰的创意,这源于吉林艺术学院学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回想起设计吉祥物的初衷,她说:“我当时心里的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做的这个吉祥物是可以代表中国的。”
在评审时,中国结和红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被确定继续深化修改。但专家们给的意见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也就意味着,除了保留“灯笼”这一角色属性外,整体形象设计都要从零开始。
今年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但仍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最终,经过设计团队与修改专家组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在给这件作品起名时,考虑到与冰墩墩对仗,采用了“雪”字对“冰”字,有“瑞雪兆丰年”之意,而灯笼给人以暖融融的感觉,为了体现包容和交流,采用了“容”和“融”字。
它是一个红彤彤的灯笼娃娃。
灯笼,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雪容融”的头顶,有个如意造型的金黄色挂钩,如意象征吉祥幸福;白色的融雪构成了“雪容融”的头发,融雪的下方有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像是娃娃的帽子,这些图案不仅寓意着 和平友谊,更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雪容融”的脸部,则是白色的雪块构成,既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又代表了“瑞雪兆丰年”的寓意。
少有人知的是,“冰墩墩”和“雪容融”的诞生经历了405天的漫长等待,它们诞生的过程,完全可以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
在刚入围10强方案的时候,“冰墩墩”这件由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创作的作品并不是这番样貌,他们最初的创意是“冰糖葫芦”。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但做熊猫是把双刃剑,因为用熊猫的太多了,如何做出一个易于传播、可爱的、非传统的熊猫?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一开始心里也没底。
事实上,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最初的作品是“冰糖葫芦”,而糖葫芦外表的“冰壳”也与冰雪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最终“冰壳”的创意得以保留,随后又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修改重点终于逐渐明朗——被冰壳包裹的熊猫。
“你设计的熊猫要与以往不同,而且还要与冬奥会相匹配”评委会主席蒋效愚说,“虽然是个难题,但只要我们有创新,就会有独特魅力。因为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本土的珍稀动物。国际上看到熊猫,就知道它代表中国,不用任何语言解释都会被认同。”
为此,广美设计团队专门成立一个资料组,把能收集到的熊猫全部收集,每天都比对分析,无论是在冬奥组委办公室,还是广美工作间,都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熊猫。最终,在“冰丝带”的融合下,一个酷似航天员,带有未来科技感的国宝跃然出现在公众面前。
在曹雪看来“冰墩墩”是一个充满温度和人性化的吉祥物。“(冰墩墩是)一个站位很高的熊猫,他面对世界和未来。我们也可以说他是个非常接地气的熊猫,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人见人爱,各个年龄层都能接受的熊猫的形象。”
起名字随后被提上议事日程。“其实冰糖葫芦原来也叫糖墩儿,‘墩儿’有一种北方冬天的特点,特别亲切,像邻家小孩一样健康、活泼、可爱。”林存真说,“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后来就改成了‘冰墩墩’”
“雪容融”的形象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原创作者“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
姜宇帆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相较之下,雪容融”的诞生过程,虽然少了些波折,但同样不容易。
这两个可爱的“萌物”是怎么诞生的?它们又是怎么经过层层评审,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代表的? 下面请看:
它是只有着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的熊猫。它的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的头盔,头盔面镜周围装饰有七彩斑斓的彩色光环,它的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冰墩墩”的左手掌心有一个红色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
它的整体形象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