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当代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两代人看护一个子女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现了许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大有人在,学校需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师家长应改变鄙视体力劳动的偏见,让中小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成长。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小学生 劳动技术教育 育人作用
恩格斯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产生;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发展;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美好的今天;同样,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人类灿烂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下,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劳动者努力工作,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使大多数家庭获得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子女一辈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艰苦创业、吃尽千辛万苦的父辈们,给了子女莫大的爱,甚至爱的没有了理性的思考。于是乎,在我们的周围,不少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了,父母只盼着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即使他们在家中“为所欲为”,父母也心甘情愿,在两代人的呵护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最简单、最轻松的劳动也与之无缘了。
去年,我曾遇见过这样一种情况:在一农村寄宿制中学校门口,一位母亲请求保安让她进入校园。保安问何事,她说:“女儿在家中自己连鞋带都没系过,都是我给系,现在在学校住宿,实在不放心,来看看”。我们也常见[]新闻媒体这样的报道:新生入学,校园内车水马龙、道路堵塞,几代人送子女报到,前呼后拥,办手续、扫宿舍、理床铺,一切父母代劳。开学后,衣不会洗,地不愿扫,自己照顾不好自己的大有人在。
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吗?能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吗?能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吗?能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吗?因此,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不容忽视,应充分认识它的育人作用。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需要。《国家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长期以来,国际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我人民民主专政,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国内封建思想余毒、社会上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等仍在不断地侵蚀部分人的灵魂。而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强,免疫力差,他们很容易走上邪路。如果不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劳动意识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势必导致他们四体不勤、好逸恶劳,品行不端。这样的人,怎么能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怎么能担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呢?
其次,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期,可塑性大,在这个时候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和锻炼,可使他们从小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树立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从小养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他人同甘共苦的习惯;自觉地把“劳动作为人的第一生活需要”,而不是被迫地参加劳动。如开展“小手洗大脚”活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体验父母一日的辛劳;开展“割麦一日行”活动,体味“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带领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情感。若在青少年时期忽视了劳动教育和锻炼,则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会鄙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成天躺在父母舒适的臂弯里享清福,其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是社会的包袱,要么是社会的罪人。
再次,劳动技术教育是拓展脑力劳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学生从课本上所学到
广州游戏机厂家 iem的理论知识大都是抽象的。如果能在课内组织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术,课外、校外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促进学生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充分认清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我们还要注意纠正几种错误的做法:其一,要纠正部分教师认识上的一种偏见。他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抱着应试教育的固有思想不变,只盯着学生考高中、考大学。认为参加劳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只要学生成绩好,就什么都好。这种只重智育,轻视劳动技术教育、轻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如果在教师身上不转变,怎么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怎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其二,应纠正部分家长的错误认识,消除他们的溺爱心理。有的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到学校是读书的,不是来劳动的。看见自己的孩子参加劳动,心疼得不得了,还振振有词的说:“我的孩子在家里都没干过活,哪能在学校里干这样的活?”个别家长甚至主动帮自己的孩子做值日,完成劳动任务,让自己的孩子到一边去玩。更有甚者,看见自己的孩子劳动积极,竟然教训孩子:“你真笨,就不知道少干点?”我们不妨想一想,这样的家长、这样的思想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学校、家长委员会讨论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错误认识,取得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其三,要纠正学校中时常出现的惩罚式劳动。个别教师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动辄就罚他扫一个星期的教室,或者去打扫厕所„„好像这些劳动是一种耻辱,是低人一等的,干这些活,是“罪有应得”。这是与“劳动最光荣”背道而驰的,会让青少年学生对劳动产生一种可怕的误解,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落实。学校应加强师德师风、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纠正教师的错误做法。
日本中学很早就实施了著名的“无人岛教育”,学生要在无人岛上锻炼一周(不带任何食品),在劳动中求生存,在劳动中锻炼意志、品格和能力;美国富豪洛克菲勒的亲孙子在新泽西普林斯顿擦玻璃挣钱读书。我们都应该从中受到深刻的启发!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广州游戏机厂家 iem
企业人员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海南“日津”始建于2009年底,是一家新型的汽车配件企业,
在当今社会,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快速发展,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核心问题。公司现有员工200人,面对快速增长的装备制造业的形势,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谁就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技术进步的领跑者和品牌形象的王者。而高技能人才又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企业人员素质的和劳动技能培养成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
在这项战略的实施中,企业借助劳动竞赛平台激发员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情,加强企业人员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我们的做法是:把握行业特点,在人数较多、人员相对集中的工种中,组织开展技能大赛活动,用“赛马”机制和赛鉴一体化的方式让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长效激励机制和技术攻关的“技工沙龙”活动,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聪明才智,激发广大员工学习技术、钻研技能的热情,突出劳动竞赛在提高员工劳动素质中的适用性和长效性。
一、深化内涵,拓展外延,把劳动竞赛向更广的领域和更深层次推进
大家知道,一辆汽车有2万多个零部件,作为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一部分,我们的制造水平都要涉及到各个工业技术领域。作为一个汽车配件厂,除了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队伍,开发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之外,还需要有一支真正掌握高技能的工人队伍,有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在生产线上,来提升我们的装配质量,来实现生产能力的最大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是,将劳动竞赛活动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围绕企业管理开展的“降成本、增效益”的竞赛、“提倡、建议”活动,提出了“提前完成好工作任务、实现目标是最大的效益”的口号;在产品供不应求时,我们在生产车间开展了“计件超额有嘉奖”活动,激励广大一线员工加班加点,多做线、做好线,为企业增效益;实践证明:劳动竞赛活动的视角定位越高,对员工技能素质的要求就越具体、越深刻,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助推作用就越大。例如,在一款新的车型小批量生产过程中,为了尽快的让员工掌握技能,把握质量,提高生产节拍,公司组织开展了“技术指导、品质培训”等活动,组织车间员工开展了群策群力的技术攻关,解决设计缺陷和零部件质量造成的质量问题。工人队伍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作为公司的各部门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车间,了解生产情况,把握员工思想动态、生产过程及存在问题。
二、突出主题,创新形式,强化劳动竞赛在提高员工技能素质中的针对性
在开展劳动竞赛的形式上,企业坚持着长期竞赛不间断,活动内容有创新原则,适时、适势、适人、适地、适事地开展劳动竞赛。
把员工集中起来,到车间先进行理论培训、强化技能操作,然后再进行比赛。既培训了员工队伍,又争取到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员工掌握更多知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也为企业储备人才奠定了基础。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形势发展的需求入手,我们把各种活动方式相互糅合、搭配,找出贴近实际需求的竞赛模式,强化劳动竞赛在提高员工技能素质中的适应性,注重激发参赛者创新的智慧、建功的激情、学习的动力,汇聚到为推动企业建功立业上来,将劳动竞赛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科学定位,规范运作,搭建劳动竞赛中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完整平台
企业的劳动竞赛要由单一的活动型向为企业创新创效服务型转变,由活动单一型向为员工拓宽知识、提高技能型转变,才能发挥企业劳动竞赛在提高员工技能素质中的实用性价值,才能使企业劳动竞赛长久不衰。如何把握行业的特点,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调整我们竞赛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坚持以提高员工技能素质为内容制定竞赛方案,来推进企业的劳动竞赛深入、持久、均衡地开展。在每年开展的技能竞赛中,我们认真地把握好几个关键的环节。
一是,明确竞赛目的抓培训。技能竞赛是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的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使企业员工技能素质整体提升。因此,在竞赛过程中抓住技能培训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在公司层面上抽调人员,组织编写不同工种的教学大纲和培训教材;对检验教官进行集中培训和考核,考试合格取得任教资格的才能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对员工的培训规定了一定课时的理论和技能培训的时间,纳入到对公司考核内容。使员工们通过参加竞赛真正地达到提高技能,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通过竞赛推动了培训工作实效性,真正实现了以训促赛,以赛带训的目的。
二是,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与监督。按文件要求,竞赛活动开始,各公司要通过严格的赛前培训、预赛后,选拔一定指标的员工再参加组织的决赛。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赛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操作,真正地使竞赛活动“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地进行。
三是,竞赛过程的人性化管理。合理地安排时间、注重环境、关注员工的心理,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等。每天开部门交流会,让高技能工人代表在会上就自己如何加强学习、提高技能、解决现场技术难题,取得的成效进行交流,对自己如何立足岗位,通过生产现场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和完成任务能力的好做法进行总结。营造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成长环境,培育适应公司快速发展需要的有理想、懂管理、技能全面的工人队伍。让每一名高技能工人感觉到在这样一个广阔的知识领域里,精湛技能所体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也认识到要适应企业快速发展,个人技能素质的与时俱进,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是多么重要。
在竞赛活动中我们把握企业发展的要求、行业的特点、员工的需求,科学地组织开展竞赛,做到了学练的结合、赛鉴的结合、考评的结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结合,促进了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发了员工学技术、强技能的积极性。
四、建立机制,优化系统,构建劳动竞赛在提高员工技能素质过程中的长效性
劳动竞赛是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企业建设的有效的方法,也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创新工程,也是员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术本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大舞台。而劳动竞赛的本身就是争先恐后、优胜劣汰,没有人愿意在竞赛中将自己列入末位的。如何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和压力?如何让员工将竞赛中的压力变为动力,提高技术,迎头赶上?
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在工资待遇、分配、奖励等方面,为激励生产一线员工的技能提升,我们以一线员工计件为主,实施多能多得的方式。提高了员工素质,而且还激发了工作热情。
借助劳动技能竞赛这个平台,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活动,有推进了员工知识化进程,使广大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劳动竞赛将成为并将成为企业工作的亮点和品牌。
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应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重视和推动劳动竞赛的开展,要从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职工发展权益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人才队伍、人才机制建设,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劳动合同法》时代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2008-05-08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改变了企业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宽松的劳动用工管理环境,给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使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改变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劳动合同法》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必须改消极、被动的管理为积极、主动的管理。如何架构其积极、主动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是关键。因此,在《劳动合同法》时代,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无论怎样被强调也不过分。具体而言,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劳动用工的规范化管理
1、正面引导与教育作用
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内部规范员工行为的一种准则,具有为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指引方向的作用。规章制度公布后,员工就清楚地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怎样获得这些权利,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如何履行义务。比如规章制度中规定上下班时间,员工就知道了什么时候是工作时间,什么时候是休息时间,就可以指引员工按时上下班,以防止因迟到或早退而违反劳动纪律。再如,规章制度中规定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教育员工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出现不良行为。由此可见,优秀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的设置,可以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其工作积极性。
2、反面警戒与威慑作用
反面的警戒和威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做出规定来威慑员工,使员工能够事先估计到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如果作为以及作为的后果,自觉抑制不法行为的发生。其次,通过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惩处,让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从中受到教育的同时也使其他员工看到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达到警戒和威慑全体员工的效果。
3、防患未然与预防争议发生的作用
企业生产劳动的过程,也是劳资双方履行义务、享受权利的过程。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实现需要多种措施来保证,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国家法规政策是其中的重要保证之一,而企业规章制度也是重要的保证之一。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可以更为具体的明确劳资双方实现权利和义务的措施、途径和方法等。因此,当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权利和义务实现的措施、途径和方法通过规章制度加以明确、具体后,就可以大幅度防止纠纷的发生,从而可以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比如,休息休假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但是劳动合同中可能仅仅涉及假期的种类,至于各类假期的请假条件、请假手续、假期期间的待遇等等一般不会在劳动合同中进行详细约定,这就需要企业在规章制度中对休假进行详细规定,否则,会引起很多纠纷。
4、事后支持与提供处理劳动争议证据的作用
由于劳动关系具有对抗性的一面,因此,企业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劳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尽量缓和劳资矛盾,无法消除、杜绝劳资矛盾。当劳资矛盾爆发无法通过协调解决时,诉诸法律就是唯一的选择。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需要依据国家法规政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由于规章制度也涉及到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裁判机关也会依据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裁判案件。特别是在国家法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对纠纷的有关事项规定不明确、不具体时,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
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由此可见,《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权益的内容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同时,又把制定规章制度,并以此对员工进行实际管理的权利留给了企业。比如《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需要企业事先作出规定,即首先用人单位必须要有明确的、合法的规章
制度存在,其次用人单位的规章制中必须对何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绝大多数企业在面临劳动争议纠纷中解除劳动关系这一难题时,都输在了“规章制度”上。规范的企业则正是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就充分考虑所有的情形,将可能成为争议焦点的内容加以细化,并用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一旦发生争议,这样的规章制度便能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可以说,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贯穿于企业管理和纠纷解决的全过程。
案例一:某公司以连续旷工12天为由,单方解除了张某的劳动合同关系,并及时办理了退工等相应手续。办理退工手续后,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庭审中,双方各执一词:张某拿出了自己手写的请假条以及部门经理的批准证明,用以证明这期间属于请事假而非旷工;而用人单位则出具了经过张某曾经签收的《员工手册》。该《员工手册》明确规定了各级员工的请假审批程序:“员工一次性请假1天以内的,由部门主管审批;一次性请假3天以内的,由部门经理审批;一次性请假5天以内的,由部门部总审批;一次性请假7天以内的,由公司分管领导审批;一次性请假8天以上的,由总经理批准;否则,视为旷工”。同时,单位还规定了“连续旷工10天以上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单位的规章制度经过员工签收,是合法有效的;而张某提供的请假条并没有按照单位《员工手册》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不合法,应视为旷工。根据法律的规定,单位在有合法证据证明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是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据此支持了单位的主张。
案例二:谢某是一家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一位流水线上的员工,因对年终奖数额问题和单位领导发生争议。由于一时情绪难以控制,该员工将流水线上的关键生产设备拆下并藏匿起来,致整条生产线停工一天,单位无法按时交货,不得不承担延迟交货的违约金10万元。企业当即决定解除与该名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员工不服,提起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了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该《员工手册》中的奖惩制度里面明确规定了“破坏生产设备”属于违纪行为,而且也同时明确规定了关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标准,即对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万元及以上者为“严重”。最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了谢某的请求。
专家点评:上述两个案例最终都是以企业胜诉告终。企业胜诉的原因在于这两个企业的规章制度比较科学和完善。案例一中企业对员工请假审批手续事先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员工张某请假12天没有按照规定的请假手续办理请假事宜,最后被认定为旷工,且该企业的规章制度也明确了连续旷工10天即属于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案例二中,企业对于违纪行为的“严重”标准作出了界定,谢某破坏生产设备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超过了企业预先规定的“严重”标准,属于严重违纪的行为。由此可见,企业规章制度不仅仅在管理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企业在劳动争议中制胜的关键所在。规范的规章制度可以使企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把握主动权,降低败诉的风险。
(二)不完善的规章制度,成为劳动争议的诱因,甚至成为企业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败诉的关键
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可能是企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帮助企业规范管理的目的,反而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麻烦。
案例:小刘2005年7月进入某高科技公司工作,公司发放的《员工手册》规定:员工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工作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30。2007年5月合同到期后,小刘离开公司,同时要求公司支付工作两年期间的周六加班工资近6万元,公司认为自己仅仅在《员工手册》上规定了周六工作,事实上公司并非每周六都安排员工工作,且即使安排周六加班,加班工资都已在平时的工资中支付,不同意支付。协商不成,小刘提起劳动仲裁。案件经仲裁、一审,庭审中,小刘提供了公司的《员工手册》作为公司安排自己每周六加班的证据,在公司没有提供有力证据支持自己主张的情况下,法院最终判决支持了小刘加班工资的诉讼请求。
专家点评:该案企业败诉的教训无疑是深刻的。现实中,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有类似的情况。如有的企业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是10小时,但其实每天工作没有那么久。如果有这样的规定,将来员工拿企业的规章制度去打官司的,公司提不出相反的证据的情况下,败诉肯定是企业的。所以,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切记要符合规范和完善。
(三)在中长期劳动合同以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背景下,规章制度将成为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依据
在《劳动法》之下,企业在终结劳动关系方面用得最多的是劳动合同终止制度,因为企业可以选择短期劳动合同,即一年一签劳动合同,甚至是一年签订几次劳动合同。因此,当企业不想在继续使用劳动者时,只需等到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即可,不仅十分简便,而且也没有任何风险。但是,《劳动合同法》为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大大放宽了无固定期限合同成立条件。如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用人单位连续与劳动者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都将可能导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立。这就意味着,我们国家的劳动合同将走向中长期甚至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主,短期合同只是补充。企业一旦与劳动者签订中长期劳动合同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么终止制度将不再好使。如果是中长期合同,企业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才能终止;如果是无固定期限合同就没有到期的概念。企业要想终结劳动关系,只要提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而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将受到诸多限制。企业要想在受到诸多限制的情况下行使提前解除权,必须事先完善自身的制度,将法律赋予用人单位事先明确的“严重违纪”、“重大损害”、“不能胜任工作”等界定清楚,一旦劳动者达到企业规章制度事先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便可以依据规章制度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综上,制定一套比较完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建立健康而良好管理秩序,同时也因其中所包含员工的行为规范及员工的责权利,对规范企业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规章制度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的内容要通过规章制度来体现,而且也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传播和企业形象的一种宣传。
《劳动合同法下的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与风险防范》简介
《劳动合同法》所秉承的向弱者倾斜的立法精神使企业劳动用工受到诸多严格规制。未来企业劳动用工的模式必须从目前的消极、被动的管理转变到积极、主动的管理。积极、主动的管理的关键一环就是要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规章制度。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重心应放在自身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上。企业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法规政策共同构成了劳动用工管理的主要依据,所不同的是,企业
规章制度可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体现企业的意志,使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中占据主动地位。如果企业没有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不完善,必定会在劳动用工管理中四处碰壁,也必定会劳动争议仲裁、诉讼中“栽跟头”。为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劳动人事规章制度,作者将平时讲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吸收了在讲课过程中企业普遍关心和困惑的问题,结合自己为知名企业起草、审核、修订规章制度之经验,倾心推出了这本《企业规章制度制定技巧与风险防范》。本书的内容有六部分构成:
第一章是“为什么要制定规章制度”,主要阐述《劳动合同法》时代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第二章是“什么是规章制度”,主要介绍规章制度的含义、特点、地位、效力等;第三章是“如何制定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主要介绍规章制度制定法律要求、技术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是“如何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主要阐述规章制度框架结构、制作要点及实例参考;第五章是“如何制定适时的规章制度”,主要介绍规章制度审查和修订;第六章是“如何运用规章制度”,主要介绍规章制度的执行与违纪员工的处罚。全书既有法律条文的解读,也有案例分析,另外附有大量的劳动人事规章制度实用范本,以期达到“授人以鱼”的同时又“授之以渔”。
“重要性”与“必要性”
议论文写作的目的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就是素材的积聚也就是论据的选择。“讲道理”的实质是指如何把论点和论据结合起来,也就是指论证过程。所谓“讲”就是指在议论文中,能够将作者的逻辑思辨过程展现出来,也就是要表达出“是什么”“为什么是”和“怎么办”。
“是什么” 是议论文的观点,即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这是要明确提出的。
“怎么办”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什么”这一要点是论证的中心,一般情况下可从“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要性”是指的正面论述,“必要性”是指的是反面论述。
一、重要性
所谓重要性,一般是指有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强调它存在的意义、作用和影响。我们看片段
1、为什么是――无论是运算推理十几年才发现“陈氏定理”的陈景润,还是尝遍百草终究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无论是勤学苦读十年才完成鸿篇杰作《资本论》的马克思,还是潜心钻研,反复试验最终发明白炽灯的爱迪生。无论是披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忍辱负重写成千古杰作《史记》的司马迁;无论是苦心钻研最终发现“镭”的居里夫人,还是患有重病却探究出宇宙成因的史蒂芬·霍金。
是什么――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成功。
分析:这段文字,句中的八个事实材料都证明了一个观点:“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成功”。因此,句中的八个事实材料也强调了“不懈努力是成功的基础”的重要性这一观点。
二、必要性
所谓必要性,一般强调它的不可或缺,非这样不可,不这样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我们还是来看这个片段:
是什么――古往今来,彪炳史册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为什么是――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纳目》的问世!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分析:这一段议论的文字。第一句是论点,第二句以李时珍为例作论证。第三句以陈景润为例作论证,所写的内容是“彪炳史册”、“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的“杰出人物”,不这样做的话就不会“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强调的是这样做的必要性。不这样做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必要(不可缺少/必需/必须):非有不可,有它还不够。 “只有„„,才„„”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或“不„„,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重要:有之则有意义;但不是非有它不可。 经济条件是必要的,而文化理想才是重要的。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当代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两代人看护一个子女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现了许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大有人在,学校需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师家长应改变鄙视体力劳动的偏见,让中小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