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最新7篇)

知识不需要对“成功”负责,需要对成功负责的东西,叫技能。然而现在很多人,分不清两者的区别。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最新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篇1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内容:

1)主要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意义: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重大失误

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

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第7课“”十年内乱(1966—1976年)

一、发动

1、导火线:上海《文汇报》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作者:姚文元)

2、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

二、发展;

1)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全面爆发的标志)

2)1967年1月开始夺权,全面内乱

3)形成“”“”两大反革命集团。

4)“”期间冤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并含冤病逝。

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反革命集团。结束。

四、评价

1、性质:“”是一场由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五、中汲取的启示:

1)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4)反对个人崇拜5)要以史为鉴。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一、国防(“两弹一星”——***、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1、核武器的发展

原因:我国为什么要下决心研制核武器?

答:我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核垄断,反对核威胁,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我国政府多次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国外扩散核武器,不在国外部署核武器。

过程:①1964年10月,***爆炸、新疆罗布泊——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

②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实现了导弹和***的结合

③1967年6月,***爆炸实验——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

2、“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过程: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入太空

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地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生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解放军的发展:①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②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

③1966年7月1日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成立

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①地地战略导弹部队;②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③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意义:标志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国之路。

4、两弹一星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精神。

第9课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

一、重返联合国

1、时间:1971年10月2、会议: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二、中美建交

1、过程:①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尼克松访华的这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②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③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4)1979年1月1日,中国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意义:①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②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PS:当前中美关系以三个公报为原则: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1982年《八一七公报》。

三、中日建交:

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PS:我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主要归功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补充:1、什么是“小球”?什么是“大球”?“小球转动大球”指什么?

答:“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地球;意味着从“乒乓外交”开始,中美关系逐步改善并进入正常化阶段,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改变世界的一周指什么?答: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这一周。

3、)●(历史性的握手指什么?答:周恩来总理在机场与美国总统尼克松握手。

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篇2

1、1956年召开的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探索失误的原因: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王进喜,先进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

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篇3

1、文学:两个创作高峰期,代表作品的特点。茅盾奖四个作品

2、体育:特别是近20年的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何原因、现实意义。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篇4

1、中美建交:到建交前的敌对关系,分析中美关系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了解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71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正式建交的三部曲。

2、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我国在何时哪届大会上恢复的?哪些国家提出议案?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时恢复的还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3、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何时加入?主题、内容和地位: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归纳 篇5

抗美援朝

一。抗美援朝

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2、原因:美国侵略活动给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 �

4、概况: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5、主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6、英雄功臣(“最可爱的人”)

(1)黄继光:上甘岭战役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战斗英雄。

(2)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8、结果: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9、影响

(1)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2)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二。抗美援朝精神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课土地改革 篇6

1、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篇7

1、衣食住行的变迁: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有何变化?

2、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历史重点提要

一、1949年10月—1956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土地改革、西藏解放完成遗留革命任务。

2、54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的民族。人大根本目的是制宪。

3、解放方式与北平相同的是西藏,标志着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60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成为国家重要牧区。

4、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到了1953年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为标志取得胜利,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

5、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为标志,在新解放区展开了土地改革。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外取得胜利。结果确立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没有剥削。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年对农业改造的道路是走集体化,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创举是对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6、1953年实行的一五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实现工业化,东北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向工业化迈进。

二、1956年-1966年的主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始于八大。

1、因果关系:1958年总路线 大跃进、农村公社化

(公共食堂,大炼钢铁) 严重经济困难 全面调整经济

2、初级阶段已有48年。八大最大成果是指出任务(实现工业化),最重要的是分析社会矛盾。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转变)

1、1980年刘少奇案平反。两个凡是导致出现徘徊局面。思想大讨论“解放”的是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2、改革突破于农村:1978年,凤阳小岗村;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乡镇企业突起影响最深远。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1992年后推行公司、股份制。

3、画圈,80设点。(从广东、福建开始),深圳是窗口,海南最晚、最大。浦东是国际化经济、金融中心。最终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4、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核心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思想路线核心是实事求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这是党史的转折,根本原因是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

5、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理论是十二大(1982)提出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总路线,和三步走战略;十四大的突破是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四大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