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小常识汇总优秀5篇

夏季中暑的治疗方法 篇1

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凉盐水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的丧失。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

1、物理降温

将患者浸于4℃水浴中,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加速血液循环。随时测量肛温,将肛温降至38.5℃时,暂时停止降温,转移到室温25℃以下的环境中,继续观察。体温如有回升,应立即再用4℃水或11℃凉水擦浴,加用风扇吹风,或在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以免体温回升。后法亦适用于不能耐受4℃浸浴、昏迷不深、老年、体弱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2、药物降温

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的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静脉输注,并同时监测血压。剂量25-50mg加入500ml溶液中静脉滴注1-2h。用药过程中观察血压。血压下降时,应减慢滴速或停药。

3、对症治疗

昏迷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须加强护理;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使患者恢复,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吸氧;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促发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应用升压药纠正休克;甘露醇脱水防治脑水肿。激素对治疗肺水肿、脑水肿等有一定疗效,但计量过大易并发感染。针对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放慢动作睡个午觉。 篇2

避免剧烈活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夏季防暑的小常识 篇3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外出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准备充足的水。外出时的衣服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3、饮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西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5、谨防情绪中暑

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情绪中暑”的表现有:特别粗心;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书包范文低落等。

夏季中暑的表现 篇4

1、先兆中暑:

①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②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③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

①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②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③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

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①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②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③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④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多喝水。 篇5

夏季多喝水可防治中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