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桂枝的功效与作用【优秀10篇】

桂枝的功效: 篇1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皔瘕。

①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

利肺气。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末二字据《本草发挥》补)。

③《本草经疏》:实表祛邪。

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④《药品化义》: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

⑤《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

⑥《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

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桂枝医书记载 篇2

1、《本草纲目》记载:“治一切风冷风湿,骨节挛痛,解肌开腠理,抑肝气,扶脾土,熨阴痹。”

2、《新修本草》“桂,味甘、辛,大热,有毒。利肝肺气,心腹寒热”,此时,桂枝的性昧在辛的基础上增加了甘味,由温性变成了大热。又云“虚而多冷加桂心、吴茱萸、附子、乌头……”把桂枝归类于吴茱萸附子热的药物之类,可见当时桂枝和肉桂是同一药物,治疗应用偏重于性热温补之效。

桂枝的常用功能: 篇3

1、风寒感冒。本品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如麻黄汤(《伤寒论》);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伤寒论》);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

2、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若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每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金匮要略》);若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桂枝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金匮要略》);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以祛风散寒、通痹止痛,如桂枝附子汤(《伤寒论》)。

3、痰饮、蓄水证。本品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如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

4、心悸。本品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如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每与甘草、人参、麦冬等同用,如炙甘草汤(《伤寒论》)。若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常重用本品,如桂枝加桂汤(《伤寒论》)。

桂枝的药理作用 篇4

1、桂枝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2、桂枝煎剂及其所含桂皮醛有降温解热、抗惊厥作用。

3、桂枝挥发油有祛痰、止咳作用。

4、桂枝醇提取物对多种球菌、杆菌、霍乱弧菌及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5、桂枝有利尿作用。

6、桂枝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

7、桂枝有显著抗凝血作用。

8、桂枝有扩张血管作用,可明显增加冠脉循环,并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增强血液循环。

9、桂枝有保护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10、桂枝还有健胃、促进汗腺分泌的作用。

桂枝的功效和作用 篇5

散寒解表

治疗因受冷引起的风寒感冒,流涕咳嗽等病有很好的作用。

温通经脉

还可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肩周炎风湿类风湿等病。

通阳化气

也可治疗阳气不足引起的气滞血凝,脘腹冷痛,血寒经闭等症。

风寒表证

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症。

护肝醒酒

桂枝对酒精性肝硬化,减少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也有一定作用。还能抑制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

抗菌消炎

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桂枝的药用价值 篇6

中药材桂枝是肉桂的干燥嫩枝,一般在春、夏季节采收,去除叶后直接晒干或切片晒干即可。桂枝辛温,可祛风寒,能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

其性味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它温里药配伍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现有的各种驱风油类药物如清凉油、风湿油等皆含有桂油成分。

功能: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用法用量:3~9克。

主治麻疯病的“苯丙矾”其主要成分即桂油,肉桂的其它副产品如桂枝、桂子、桂丁、桂盅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在中药中广为应用。

桂枝茯苓丸

成份: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性状:本品为包糖衣或包炭衣浓缩水丸,除去糖衣或炭衣显黑褐色;味甜、微辛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症。用于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丸,一日1~2次。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服慎用。

桂枝的作用: 篇7

1、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

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

3、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克/公斤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克/公斤)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责任编辑:醉笔)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2017-05-10 06:54 | #2楼

1、治疗月经不调:桂枝茯苓胶囊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既能增加血脉的流通,还可以明显抑制催产素所致子宫收缩而压迫肌层内的血管,使供血通畅,利于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因而联合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和西药治疗月经不调疗效显著,弥补了单用西药的不足。

2、治疗卵巢囊肿:由于桂枝茯苓胶囊是复方制剂诸药相伍,共奏活血化瘀,祛痰利水,消症化积之功,因而对治疗卵巢囊肿有很好的疗效。

3、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还可以明显抑制催产素所致子宫收缩而压迫肌层内的血管,使供血通畅,促使妊娠产物和蜕膜尽早排出,因而是目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于药流后止血治疗的一种中成药制剂。

4、治疗原发性痛经: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血液的黏滞性、血液动力学,最终改善微循环,达到气行血畅之目的,同时通过降低局部pgf2a,消除与缓解对子宫肌纤维的收缩作用,减缓经期疼痛。桂枝茯苓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变了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液的黏滞性症状,因而对治疗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5、治疗慢性盆腔炎:慢性贫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桂枝茯苓胶囊不但本身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可以发挥治疗作用,并且还可以调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加自身抵抗力,促进疾病的恢复。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病灶组织增生及纤维化,促使药物渗透到病变组织中,提高组织中有效药物浓度,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

6、配合药物流产: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消症块,收缩子宫,抗炎镇痛的功效,使胎囊尽快排出,促进子宫内膜剥脱,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问,因此弥补了药物流产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了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篇8

1、散寒解表

治疗因受冷引起的风寒感冒,流涕咳嗽等病有很好的作用。

2、温通经脉

还可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肩周炎风湿类风湿等病。

3、通阳化气

也可治疗阳气不足引起的气滞血凝,脘腹冷痛,血寒经闭等症。

4、风寒表证

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症。

5、护肝醒酒

桂枝对酒精性肝硬化,减少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也有一定作用。还能抑制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

6、抗菌消炎

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桂枝简介 篇9

桂枝,中药名。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桂枝的功效 篇10

扩张血管、促进发汗

有效成分:桂皮油。作用:扩张血管,调节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加强麻黄发汗作用。

解热、镇痛

有效成分:桂皮醛、桂皮酸钠。机理: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促进发汗;提高痛阈值。

镇静、抗惊厥

有效成分:桂皮醛。

抗炎、抗过敏

有效成分:挥发油。机理:抑制IgE所致肥大细胞颗粒反应。降低补体活性,抗过敏作用。

抗菌、抗病毒

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致病性真菌。桂皮油、桂皮醛,抗结核杆菌。抗病毒:流感病毒、孤儿病毒。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