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算是个读书人,尽管他没读过大学,但博览群书,能写会算,且性格温和,气质儒雅。母亲也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女秀才”,她是一个粗线条的人,说话高声大嗓,做事风风火火。小时候,我觉得母亲脾气坏,我们姊妹几个都怕她,跟父亲更亲近。可是父亲总对我们说母亲是个有本事的人。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农村人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尤其是我家,父亲在村里担任会计,四个孩子年龄小,干农活挣口粮的担子几乎落在母亲一个人肩上。后来父亲不再任职,但身体不好,母亲不许他干重活。母亲早出晚归,和男人一样干着重体力活,晚上还要在昏黄的油灯下熬夜做针线。父亲尽可能多地干家务,照顾年幼的我们。
母亲收工回家,边喝着父亲晾好的温开水,边和父亲说着上工时的琐事。——是的,在我记忆中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琐事。谁谁家娶媳妇,要送啥样的贺礼;谁谁家孩子去县城读高中了,真是争气;家里还有多少钱,要买几斤油几斤盐……
生活艰难,加上当时医疗条件落后,父亲的病得不到有效治疗,身体每况愈下。而我们小孩子却不懂事,时不时会犯错误,母亲生气就会骂我们,有时甚至会举起巴掌。挨骂挨打不是我最怕的,最怕的是母亲打了我们后自己又掉眼泪。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是先安抚住挨打的孩子,再拉着母亲的手轻言细语地解劝。印象中父亲很少发脾气,我们小孩子犯了错误,父亲都是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用情感化。与父亲相比,母亲明显比较暴躁。我有时候会忍不住想,书上说“严父慈母”,我们家却是“慈父严母”。
父亲从不与母亲争吵,即使有时候母亲处事不当。有一次母亲受凉发烧,父亲让她吃药,她却嫌父亲烦,父亲一手端水一手拿药,温声哄劝,直到母亲把药吃下去。我的一个婶子说父亲怕母亲,我想,也许是吧。
童年的记忆里,母亲严厉,父亲慈和,日子虽然艰难,但他们脸上很少有愁苦之色。家虽然穷,但很温馨,母亲想尽办法不让我们挨饿受冻,父亲经常给我们讲好听的故事。
岁月更替,农村生活越来越好,我和我的姊妹们也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工作,每到节假日,家是我们迫不及待想要回归的港湾。父亲母亲总是提前准备许多好吃的,而我们的口味却变得挑剔起来,嫌肉太肥,嫌菜太腻。母亲笑着骂我们“作”,说以前你爸偷偷给你们挑个窝头都香得不得了,就该叫你们还过那样的日子。父亲则在一旁“煽风点火”:“为这我可没少挨你们娘的骂,你们这些破孩子可不能忘本,到啥时候都不能忘了过去的苦日子。”我笑着揶揄父亲:“爸,您永远是我娘的死党。”一家人笑得开怀不已。
父亲因病过世后,每次回去看母亲,她都喜欢跟我们唠那些陈年往事。——因为父亲有病,母亲总会在红薯汤中给他煮几个玉米面窝头,但父亲总会悄悄把窝头放到幼小的哥哥姐姐碗里。母亲发现后总会生气地数落父亲,有时候话说得甚至很难听,父亲也不恼,只是呵呵地笑着,劝母亲别生气。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母亲要骑自行车驮父亲去30多公里外的县城看病,父亲不肯,母亲立即变了脸色,说父亲存心跟她过不去,父亲只好乖乖“就范”。母亲驮着父亲一口气骑到县城,看完病又一口气把父亲驮回家。父亲笑着叫母亲“铁娘子”,眼睛里却含着泪花。我的哥哥初中没毕业不想念书了,父亲母亲不同意,但哥哥铁了心,无论怎样都不再去学校,母亲气得打了哥哥一顿,父亲也少有的发了脾气。母亲倒先熄了火气,反过来劝父亲别气坏了身体。
听了母亲的述说,我在心里感叹,看来父亲的确“怕”母亲,但这其中蕴含了多少厚重的爱啊。
有时候我会想,父亲母亲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是怎么朝夕与共携手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的?应该是爱,是双双牵手时候对彼此的那一份承诺。我从不认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说法,在我的观念里,只要一家人相亲相爱积极向上,无论穷富都是幸福快乐的。我想,是父亲母亲影响了我,他们让我明白了爱情不是香车宝马的富贵,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同甘共苦相互扶持,无论风霜雨雪都不离不弃。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相濡以沫的日常、柴米油盐的琐碎也许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如今母亲已经八十岁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平时打打牌看看电视,没事了就和我们视频聊天。她常常说自己有福,赶上了好时代,享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福气。也时常叹息父亲没福,没用上手机,没坐上儿子的小轿车。还常常叮嘱我们要好好工作,报答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每每看着母亲的笑脸,听着她依然清亮的嗓音,我心里就充满了感激,感激父亲母亲给予我温暖的家,指引我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母亲老有所养,安享岁月静好。
月光如水,灯光微微,夜,在风的指尖上跳舞。街上行人所剩无几。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蹬着小三轮,影子格外清晰,车厢里还剩一把大葱。小三轮不紧不慢的前行,留下一串串有节奏的旋律,吱悠悠,吱悠悠……蹬三轮的这位老人,就是我的奶奶。如今83岁高龄的奶奶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卖菜,要回家了。
我家就在县城边上,是郊区,步行十分钟就能到县城中心。村里每家一小块自留地,我家屋后还有一块空地。从我记事起,父母上班,爷爷没退休,奶奶则务农种地。奶奶种菜我们自己吃,吃不完了上街卖。卖菜是最后一步,种菜才是辛苦的开始。首先是育苗。菜种子熟睡在塑料薄膜遮盖的小棚里,晨光熹微时,奶奶就去地里给小棚拨开一个口子,方便通风。夕阳西下,奶奶又去小心翼翼的遮盖好,便于保温。小种子很快发了芽。接着是移苗栽种。
我拿起菜苗苗,按奶奶的指导,跑在前面摆好株距,她用小铲子一个一个栽好。这时搬了新家的小苗好像不开心,蔫蔫的,耷拉着脑袋。可浇了水,一夜过后,个个精神抖擞,竞相向上生长,一片欣欣向荣。小菜地一天一个样。茂盛鲜嫩的蔬菜把田地遮的严严实实,西红柿打着嘟噜,辣椒红的像火,黄瓜绿的要滴下来,成群的小蜜蜂,低声哼着小曲儿,对对蝴蝶在金黄的菜花上翩翩起舞,我追着蝴蝶,奶奶喊着:“别摔倒!”玩饿了,随手摘个西红柿,一口下去,汁水溅的脸上、衣襟上到处都是。我说:“真好吃。奶奶给你也摘一个解解渴!”傍晚,我和奶奶将摘好的各种菜放到架子车上,她一天的工作结束了。
留好我们自己吃的菜,第二天早上,奶奶就要上街卖菜去了。我也想跟着去,奶奶说日头大得很,怕我晒。我说不怕不怕。我想去街上溜达,还有一点儿小心思就是方便买零食。奶奶思量后还是带了我上街,她精神矍铄,走路带风。奶奶卖菜很“粗”。拿着带大秤砣的那种杆秤,每次称菜时,秤都给得高高的,差点打到她额头。人都付完钱快离开了还要搭个黄瓜。见到带小孩的人,先给娃娃一个小西红柿,对那人说:“自家种的,给娃吃个。买不买无所谓。”我要帮忙装菜,奶奶不让。她给我买个冰淇凌,让我躲到架子车下面阴凉处乘凉。奶奶这样的卖家很招人喜欢,我们在日落之前便能早早回家。架子车厢里少不了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回家休息不了多久,她又要去地里,收拾第二天要卖的菜。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上小学了。周末偶尔跟着奶奶卖菜,这时我终于有了成就感:帮奶奶算账收钱。奶奶称好菜装袋,钱数我便脱口而出。买菜人夸这小孩真灵,惹人喜欢。奶奶连连致谢,开口大笑着说:“我娃就要学文化哩!不像她婆睁眼瞎。学好了就不跟黄土打交道了,出去工作奔前程。”奶奶不识字,但是不知从何时起读起了经书。她早晚给中堂供的菩萨上香,虔诚地跪拜,还要念会儿经。刚开始家里人很排斥,总觉得是讲迷信。哪知老人神圣的信仰就是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生活祥和。后来早晚三柱香已成惯例。幽幽香气引导我们一心向善,但行好事,自有神灵庇佑。
奶奶念经就像做功课,老花镜一戴,手指着一字一字过,不认识的字就让我给她念。她想尽周围能联系的吃的用的东西帮助记忆。她说一天哪怕认两个字,一年下来她也能认不少。老人水滴石穿的精神无形中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也好回来教奶奶。有次我有个形近字认了半边,教错了音,为此自责好久。我这小老师不称职,而奶奶这个“学生”则小有成绩。几年下来她已成了有文化的老太太。药盒上、电视上的常用字都认识。奶奶老而好学的壮举鞭策我时时勤勉。如今身为人师的我更懂得治学严谨,精益求精。
我上初中了,我们这个小家搬到城中心。爷爷奶奶待在老家。奶奶还是不忘她卖菜老本行。我回家看奶奶的次数少了,好在放学回家路上能遇见她卖菜。年迈的奶奶视力并不好,可她在人群中一眼就能找到我。奶奶随手抓一把菜让我带回家。我总是很忐忑,不拿吧是奶奶心意;拿吧是她用汗水种的,不忍心享受她的劳动成果。跟父亲要好的朋友见了奶奶就说:“大妈,年龄大了歇一歇。您出来卖菜,让您儿子这位公职人员脸上不好看。您也不愁吃穿,别卖了。”奶奶慈祥的脸上充满倔强,她说:“老婆子我不卖菜干啥去,歇着会生病。管她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我就这么活。我觉得挺好。”奶奶卖菜间隙跟她同龄的伙伴唠唠嗑,听听城里的新闻,看大妈跳广场舞,眼里全是人世间美好的模样,心里美滋滋,脸上笑呵呵。
高考完了,我拿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回去看奶奶。奶奶笑得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一转身的功夫,奶奶拿着1000块钱往我手里塞。我惊呆了!这1000块钱要奶奶风吹日晒多少天卖菜才能攒出来?我不知所措,不停地往她怀里塞。可最终拗不过奶奶,不太情愿地收下。我觉得这些钱有万斤重,它承载着奶奶的美好的期许和满满的祝福。那个暑假轻松而漫长,但和亲人相聚的日子却越来越短。
我想多陪陪奶奶,可她白天大多在街上卖菜,回家是见不着的。和父母商量过后,我决定上街陪奶奶卖菜,和小时候一样。周围人夸我大方又孝顺,奶奶逢人就说孙女要去上大学了,不会和土地打交道了。当时我看着阳光下奶奶的笑容,心想我是不会忘了黄土地的。那里有奶奶一辈子踏过的足迹,有庄稼人深耕不辍的坚守。脚下有多少泥土,眼里就有多少深情。无论我脚踏何方土地,都会记得根在哪里。
我工作了,奶奶还在卖菜。她不但不顾大家劝阻不卖菜,还继续坚持,将架子车升级成了三轮车。这车厢放一个箱子都能占满,像个火柴壳。我叫她“火柴壳小三轮。”我们都担心她骑着会不会不稳当摔着,可奶奶骑着小三轮越发精神了,好像年轻了好几岁。有天,意外发生了。她从台阶摔下,腿受伤了。她几十年的卖菜工作按下了暂停键。然而病床上休养的她仍然操心地里菜吃不完没人卖,烂了可惜,每天念念叨叨。她积极下床做康复,恢复得很快。父亲严肃的命令她不能再卖菜,待在家里颐养天年。可趁大家工作忙乱时,奶奶卖菜又开始了,还重新骑上了“火柴壳小三轮。”父母亲和姑姑们怎么劝她都不听。无奈之下姑姑抽空陪她卖菜,父亲下班送奶奶直到通往家里的十字路口,目送她到家。
要过年了,奶奶才肯歇下。每年三十晚上,我都要和奶奶一起守岁。我给奶奶发红包,奶奶不但执意不肯要我的红包,还给我200块压岁钱。她说:“我平常卖菜有钱呢,国家每月给我和你爷高龄补贴,我俩都花不了。我这老婆子要那么多钱干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们年轻人用钱地方多。把婆给的压岁钱拿上你这一年顺顺当当。”她还感慨现在社会就是好,我们从前缺吃少穿没房子住,都是党和国家政策好、领导好,一家人也向前奔着把日子过好了。
年一过完,卖菜又开始了。奶奶这样的高龄坚持卖菜,吸引了《印象陇洲》微信公众号编者们的注意。有一天晚上,他们悄悄跟在奶奶身后拍摄了她卖完菜回家的动人场景,那一幕我不禁潸然泪下。感谢各位工作人员将善意的目光投向奶奶这位平凡的老人。陇县人民连连点赞][,奶奶一时成了网红。我和亲朋好友纷纷在下方留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奶奶卖菜将根植于内心的土地情结,对生活的执着,晚年的消遣锻炼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她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钟爱的“工作”进行到底。她没多少文化,却将生活这本书读的通透。这样的老人用抱朴归真,笃行不怠的精神擦亮生命的底色,也为儿孙积福积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吾辈当效仿其精神,自强不息。就让这个平凡老人专注于喜欢的事情,不要打扰她。如果可以,我想让画面一直定格在奶奶蹬着小三轮卖菜的一幕。我知道那一刻她是幸福的,她让我们如此温暖。惟愿奶奶健康长寿,平安顺意!
我的爸爸是共和国同龄人,妈妈比他小四岁,据说是属相最合适的结婚男女。
妈妈24岁那年生了哥哥,哥哥出生15个月后我出生了,所以,我这个计划外的“小黑户”,成功地把我哥挤到了姥姥家。直到前两天,我妈还忆苦思甜地说,我哥现在的性格就是小时候在姥姥家寄人篱下养成的。我问他们我像谁,我爸妈异口同声说:“你像我!”
爸爸年轻时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不仅长相帅气而且才华横溢,吟诗作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妈妈是宣传队的一支“花”,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精明会过日子,这是我爸选我妈做妻子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这是我总结的。
爸妈后来都当了老师,爸爸教高三,妈妈教学前班;妈妈把孩子们接进学校,爸爸把他们送出学校。学生接送了一拨又一拨,唯一真正看着长大成人的男生是我哥,女生是我。爸妈做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简单、清贫却也充实快乐。学生里做什么的都有,但最得意的还是我和我哥。总结起来,教学生主要是知识,教孩子主要是做人;男孩子主要是责任教育,女孩子主要是性格教育。当然,这也是我总结的。
我们家的日子和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家的日子一样,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我爸的坚持努力和我妈的精打细算下,还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前前后后培养出我爸、我哥和我三个大学生,知识分子比例占全家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虽然只有我妈没文凭,但最骄傲的却是她。
我们家的日子从2003年开始有了点变化。那年,我哥刚从新疆医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还在四川上大学。爸爸突然得了重病,前前后后住了大半年的医院,最后辗转到自治区肿瘤医院被确诊为肺癌,动手术用光了家里全部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了让我顺利毕业,家人隐瞒了父亲手术的消息,我浑然不知地继续呆在学校里上课。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折磨,都是后来爸爸慢慢好起来之后才听说的。特别是做完手术和第一次化疗后,爸爸孱弱的身体被病毒彻底击垮,黄疸爆裂使他变成了一个“黄色人”。医生告知再无法可治了。爸妈看着存折上赤贫的数字,想着一身债务和今后还要忍受怎样的病痛折磨,几度试图从病房窗户跳下去。最终没跳,是因为我还没毕业,我哥还没婚娶。
妈妈讲起这些事,平静得就像讲别人家的事,直到我泣不成声。我爸对他生病的事只字不提。所以在看完电影《1942》后,我特别能理解那些经历过苦难的人,再也不愿提起那些痛苦的原因。痛苦就像肿瘤,不激活它便不会复发。
医院医生说爸爸没必要住院了,他便只能回家养着。妈妈不甘心,开始用各种食疗给爸爸调养,如肉汤、菌类和各种粗粮。几年后,爸爸的体重奇迹般地从80斤长到了140斤,能吃能睡,心情也开朗了不少。妈妈真是能干,一边照顾爸爸还一边帮哥哥把孩子带到了四岁。我因为不在他们身边,只能给他们买点东西或者听他们发发牢骚,每年寒暑假回家陪他们住两天就又走了,全然不顾他们的不舍。
2012年“世界末日”的预言风声四起的时候,我在电话里开玩笑说:“要是真的没了,还有什么遗憾得抓紧实现!”我爸说:“就是你呀!”我妈说:“世界末日不害怕,只要你和我们在一起。”我突然明白自己是多么地自私,多么地不孝。于是,便不顾一切地回到了他们身边。闲时不再呼朋唤友,而是陪他们吃饭聊天,逛逛公园,看看电影,尽享天伦。
任时光流逝,我们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感受着这温暖的“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