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黑板报内容【优秀3篇】

黑板报是以固定或移动的黑板作载体,用粉笔或广告颜料作书写绘画工具的普及性宣传阵地,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换的优点,是最经济、最方便、最常见的一种宣传形式,在中小学校中有广泛的应用。这次为您整理了关于教师节的黑板报内容【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关于教师节的黑板报内容 篇1

教师节故事

一、《卖衣求师》

南北朝时贾思伯、贾思同俩求学于老师阴凤门下,由于家贫,只好把身上穿的衣服典卖出去,筹集学费。人们为他们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便凑了不少丝绸之类的物品让他们去送给老师。阴凤知道实情后,坚决不肯收礼。这则卖衣求师的故事便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二、《先师百人》

齐国名臣晏婴勤奋好学,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他都去拜之为师,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相传他有“先师百人”,因此他学识精深,能言善辩,成了齐国名臣。他多次代表齐国出使,不辱使命,扞卫了国家尊严。

三、《程门立雪》

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游,去洛阳拜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进厅堂,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

来历简介 篇2

师节是个感谢教师的节日。各国各地区节日日期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为9月10日,台湾省为9月28日。

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根据社会的分工和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教育形态的事实,把教师定义为: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把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以此为主要职责的专业人员。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_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

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用来庆祝教师节和感恩教师。

教师节黑板报短 篇3

9月10日是教师节。有一位小姑娘,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在想:明天送给老师什么礼物好呢?钢笔,不行;尺子,也不行;墨水,更不行。应该送自己做的礼物。送什么呢?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不如就送花吧!送什么花好呢?就送一束野菊花吧!它虽不像牡丹那样荣华富贵;也不像兰花那样幽香袭人;更不像荷花那样艳丽,但它很平凡,有一种朴实无华的美,而且总是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不求回报。干脆就送它吧。

“野菊花长在山上,哪儿有山呢?对了,我家后面就有一座小山,去那儿采花吧!”小姑娘自言自语的说。于是她就决定到山上去,她在山上找啊找啊,突然看见在山顶上有一丛好看的花,仔细一看,是野菊花,她非常高兴,急忙跑上去,中途还摔了一跤,她仿佛忘了伤痛,采完花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第二天,小姑娘早早的来到学校,小心翼翼地走到老师窗前。她悄悄地看了看,老师不在办公室,只看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副眼镜、一个地球仪、一本台历、一瓶墨水和一个里面放着东西的笔筒,还有一本翻开着平放在桌上已看了一半的书。她想:老师干什么去了呢?可能是给同学补课去了吧!于是,小姑娘把花恭恭敬敬的放在老师的笔筒里就跑开了。

老师平时很关心我们,记得在二年级,有一次,我被刘开拓的跳绳打伤了脸,我回到教室,齐老师看见我这个样子,马上给我接凉水,看到老师焦急的样子,我才真正感到老师就像母亲一样关爱我们。老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浇灌着我们;老师是一支点亮的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老师是阳光和雨露,哺育着我们成长。

老师,您辛苦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