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在古代又有岁除、岁暮、岁尽、暮岁、年关的别称。是时值每年农历新年的前一个晚上。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 文化节日。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 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
1、吃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都是家中的长辈,晚辈们只能坐在末席。
2、除夕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
3、除夕给压岁钱
古人给孩子门压岁钱和今天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 *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延续到了现在,以期带来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