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百年孤独》读书笔记(优秀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马尔克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本书
从1967年出版以来,《百年孤独》已经被译为四十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
这本书里没有一个从头到尾的故事,没有主角,甚至也说不上有主题。在这本书里,是一个故事将要结束,马上另一个故事开启,同时平行着又会有故事嵌套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主角,每个主角都有丰满的人格。人物与人物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的关系。
核心内容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家族七代人的兴衰。其中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有自己完整的形象和故事情节。可以说是随着时间线推移,主角轮流当。在这部小说里,作家设定的时间框架是“百年”。不是精准的一百年,而是指一个家族完成一个兴衰周期的时间长度。
与百年这个时间框架对应,小说也设定了一个空间框架。小说中的所有故事,全都发生在一个叫“马孔多”的小镇上。借用现在流行的漫威宇宙的说法,马尔克斯创造出了一个马孔多宇宙。
《百年孤独》,一个很孤独的名字。
刚读完《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时候,就很想写一个读后感来缓解内心深处的那种压抑和震撼。但是一直无从下笔,一方面是苦于对这本书一知半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作者的布局和描写体悟不到最深处,感觉到些许凌乱。
在这本字里行间都充斥着魔幻现实主义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中,没有序,也没有后记,《百年孤独》这本书就这样简单的进入了人们的思想之中。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上述是书上唯一的介绍。
不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纵观世界文化长河,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孤本,以《百年孤独》为名,书写着一个属于它的孤独传奇。
与其说这本书是在描写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不如说是在描写整个拉美的历史。拉美地区发生的种种变迁:殖民者的入侵,近代科技的涉入,原住居民的反抗到最后安于天命,从一开始到结尾,每一个细节,每一笔描述,都蕴含了孤独的基调,同时还夹杂着作者别出心裁地描述和写实。进一步来说,整本书描述的是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在拉丁美洲的兴衰史。与书名相结合,从十九世纪中期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拉丁美洲在世界之中,一直都是孤独的。
纵观整本书,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从家族第一个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一直到最后一个奥雷利亚诺;从果断英勇的奥雷利亚诺上校到一生伟大而平凡的乌尔苏拉;从化作天使的梅黛丝到雷奥里亚诺第二。
这些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一生孤独。渐渐地,他们中的有些人开始在孤独之中失去自我,也有人在反抗孤独中丢失自我,同样有人孤独一生却不自知,有人在浑噩一生之后幡然醒悟,但是为时已晚。
反观现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并不是所有人遇到悲凉的心境就一定要有人安慰,因为尝试去安慰人的好心人并不会体悟到那个人心境之中的感受,善意的宽慰换来的只能是那个人更多的难过。因此,适宜的离开也是一种默默的关怀。也许他需要的是一段治愈的音乐,也许是一篇感人的文字,甚至他需要的可能是窗帘缝隙中洒下的一米阳光,这样的感受也就只有他自己能够明白。
孤独希望在黑暗中,和安静为伍,但是一个人需要的却是阳光。
无论你我甚至包括大多数人都一样,都会周期性的陷入一段沉思,陷入一点周期性的阴暗之中。那么不妨看看这本书,这本书或许会告诉你与孤独为伴时候应该去怎样做。总之,书中的鲁莽之人抗争孤独时,向你散发的勇敢的信号你一定接受得到,书中大智之人意图摆脱孤独之时,向你传播的改变思想你一定能接受得到。也许,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去活得更加高大,至少在自己眼中。
以孤独为伴,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
每样事物都有两面性,有阳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脆弱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寂寞这些东西,那么就相当于植物没有土壤,缺少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尔卡蒂奥就是叫做奥雷里亚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终一个守护者奥雷里亚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礼貌的出现,繁衍与生存,感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孔多的小镇之中。
他讲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深深地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是,家族的最终一个守护者奥雷里亚诺阅读了季在这个百年世家的羊皮卷后说:“那里的一切,我都以往看到过,也早已明白!”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我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停滞不前。
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无端去世的雷梅黛丝的萝莉像被作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终仍然在咬手指的丽贝卡执着的不肯死去。经历夺走三千人人生命骚乱的阿尔卡蒂奥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们都是人群的异子,孤独的极端。
孤独不可抗拒,但依然向阳生活,传言看《百年孤独》孤独百年。我看过《百年孤独》,还不止一遍,那是不是会于千年时光之中也只能孤独?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的经典之作。作品通过描写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离奇和不可思议的经历,以及这个家族建立起来的马孔多镇一百多年的变迁,再现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拉丁美洲的历史图景,为读者展示了色彩斑斓的魔幻世界。当然,也锻炼了我们的耐心——长到记不住的姓名、为表尊重纪念重复的名字,能看完这本书的人都值得为自己点赞。
小说着力描写了马孔多人特别是布恩迪亚家族中人的孤独感。他们冷漠、疏远、缺乏交流、相互猜疑,麻木地在时间的轮回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在这一群孤独病患者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撑起这个家族的老祖宗乌尔苏拉伊瓜兰,因为她足够特别,她的身上有着与其他孤独者无法比拟的超越性。
社会之所以能进步,不是在于人类的知足常乐,而是人们的不断追寻、不断超越。具有超越性的人往往是孤独的,类似于“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他们站得高,望得远,看到了同时代人所不能看到的事物,常人是不能理解他们的,所以他们注定是孤独的。比如,王安石。人的超越性其实就是一种本能的意识,潜藏在每个人的深处,同时,它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和情感,必然会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意志,使人不断去打破陈规、争取主动权,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生活。然而,这种抗争必定会引起社会的不满,矛盾就产生了。
王安石变法也正是因为这种抗争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产生了矛盾,故变法失败是必然的。同理,戊戌变法也一样会失败。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必然会受到社会秩序约束,只能在社会秩序允许的范围进行活动。一旦人有了超越性,脱离了现有的秩序,那他必定会与周围的环境脱裂、格格不入,只会成为一个孤独者。乌尔苏拉就是这样一个超越中的孤独者。
马尔克斯赋予乌尔苏拉许多美好的秉性和特质,比如勤劳、干练、务实、有主见等,但她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也不懂很多深刻的道理,只是一个普通的妇女,把她的一生献给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儿女与丈夫。她的一生是与布恩迪亚家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第一代到第六代的发展、兴盛以及衰败,她为建立一个充满温暖、快乐与衣食无忧的家努力了一生,奋斗了一生,耗尽了一生。这只是她的一个理想,但她用她的一生去实现这个理想,即使在她眼睛失明后,她也还在耕耘自己的理想,创造她心中的美好家庭。这其实反映了她性格中的超越性,然而她这理想中的美满家庭生活并不是社会中通行的生活方式,没有基础。所以她的理想社会便只能是梦想,不能实现,她只能是一个超越中的孤独者。乌尔苏拉活了一百多岁,她在自己的一生中独自挣扎,从没有放弃过要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念头,可现实对她总是残酷的,一次次背弃了她,最终,她在挣扎中留给世人一个心痛而又孤独的身 baihuawen.c n影。
我想,要是乌尔苏拉从一开始就知道她的理想无法实现,她还会不会坚持去追逐梦想?若不坚持,她是不是就有可能成为这家族中唯一逃脱孤独命运的人?依乌尔苏拉的性格,知不知道自己的命运结果如何于她而言并不重要,毕竟她的悲剧就是与她性格中的“不肯向现实生活妥协与坚持”密切相关的。
孤独是生活的`常态。纵使知道终己一生抑是难逃孤独,也愿自己能高歌往前进,向阳而行。
这次是第二次开始阅读,这次读《百年孤独》首先感觉到它情节的荒诞,但是荒诞之中又格外引人入胜,一下就是几年的大雨,家族中重复的名字,相同名字间相似的性格,还有这个家族中每个人都相似的孤独。
这个故事从一对近亲结婚的夫妇开始,因为害怕“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逃离故土,开拓新的家乡,在这个家族的7代人中,每一个成员都有其不能为人所知的“秘密”,他们或守着自己的秘密,或执着于自己的兴趣,总之都深藏着自己,别人同样不能理解他们荒诞的行为。
故事的结束呼应了开头,第6代的外甥与第5代的姨妈结婚了,最后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出生,这个孩子被蚂蚁吃掉。
感觉这个家族的命运是从第一代的夫妇结婚时就注定的,最终“遭到惩罚”的不是某一对夫妇,而是这个家族。这个家族延续了这个“诅咒”,也延续了百年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