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这次为您整理了诗经小雅诗歌欣赏加赏析(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騤騤,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顒,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中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也既安,如輊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注释】:赞周宣王臣尹吉甫奉命出征猃狁,师捷庆功。
栖栖:惶惶不安之貌。
饬:整顿。
騤騤:音葵,马强壮貌。
常服:常,画者日月有垂饰的大旗。服,戎服。一说旗之属。
炽:盛也。
急:紧急。
比物:指力气均衡。
服:军服。
于三十里:行军三十里。
修:长。
广:大。
顒:音永,二声,大头。引申为大貌。
奏:为。肤:大。
公:功。
严:威严。
翼:谨肃。
共武之服:共同作战。
茹:度。匪茹,不自量力。
焦、获:周之地名。
织:旗帜。
白旆:帛做的旗。
元:大。
輊:音质,车子前低后高。
轩:音宣,车子前高后低。
佶:健壮貌。
祉:音止,福。
镐:音号,古都名。
御:进。
炰:音袍,烹煮。
脍:音快,生食的鱼片。
侯:作语助。
张仲:尹吉甫之友。
【赏析】:
《六月》描写 了周宣王时期,玁狁侵犯,尹吉甫带兵出征,打败敌人,胜利还朝的史事,赞扬了尹吉甫的赫赫战功,刻划了尹吉甫忠心为国,勇往直前,指挥若定的形象,突出了他能文能武的才略。诗有叙事、描写,也有抒情,按照时间的先后叙述战事的经过,特别是正面描写战争场面是一大特点。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民言无嘉,憯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
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傭,降此鞫讻。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
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
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
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讻。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注释】:周大夫家父,刺太师尹氏,旷废职务,任用小人,贻祸人民。
节:高峻貌。
岩岩:积石貌。
师:太师。周三公之官,职掌兵权,类似大帅。
具:俱。
惔(音谈):火烧。
卒:尽。
斩:灭绝。
监:察。
有实其猗:山坡壮阔。
荐:重。瘥(音错):疾病。
憯(音惨):作语助。曾,乃。
惩:止。
嗟:语末助词。
氐:根本。
秉:掌握。
均:平。
维:系。
毗(音皮):优厚。一说弼辅。
吊:善。
昊天:老天。
空:空乏;困穷。
师:大军。一说众民。
仕:察。式夷式已:为政公平,停止暴虐。一说或被伤害或停职。
琐琐:小貌。
姻亚:婿之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
膴(音舞):厚。
仕:任用。膴仕,高位厚禄。
傭:均。
鞫:极,穷。
讻:凶,祸乱。
戾:灾祸。
届:极,止。
阕(音却):止息。
夷:伤。一说平正。
酲(音成):病于酒。
成:平。
蹙蹙(音促):缩小之貌。局促不得舒展。
相:视。
怿:喜悦。
酬:酬酢。言反复无常,时则刀兵相见,时则酒席相劝。
作诵:作诗讽谏。
讹(音俄):化。
畜:休养;安定。
【赏析】:
《节南山》描写了周幽王时代国家祸乱频繁,百姓遭受灾难,天下不平的政治局面,揭露周王不亲政事,任用小人才是祸乱的根源。诗虽是直接讽刺太师尹氏,其实是旁敲侧击,谴责的是周朝天子。诗以高峻的终南山起兴,象征尹氏身居高位,执掌大权,多处以怒“吴天”不善的方式 ,实际也是对幽王的诅咒,同时也看出诗人对上天的大胆讽刺。
夜如何其。
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
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
夜乡晨,庭燎有煇。
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注释】:赞美周宣王勤于政事。
其:语词。
央:中央。一说终尽。
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大烛。
君子:指诸侯。
艾:止;尽。一说久。
晣晣(音哲或制):光明。
哕哕(音会):有节奏的铃声。
乡:同向。
煇(音熏):光。一说火气,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
【赏析】:
《庭燎》描写宫廷早朝的景象,表现君王勤于政事。诗以问答开始时,形象地表达时间的推移,透露问答后面人的性格,突出庭燎的烟光,暗示勤政,而含蓄有味。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民之讹言,亦孔之将。
念我独兮,忧心京京。
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心惸惸,念我无禄。
民之无辜,并其臣仆。
哀我人斯,于何从禄。
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猴蒸。
民今方殆,视天梦梦。
既克有定,靡人弗胜。
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为岗为陵。
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维号斯言,有伦有脊。
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天之扤我,如不我克。
彼求我则,如不我得。
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
今兹之正,胡然厉矣。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
赫赫周宗,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
其车既载,乃弃尔辅。
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
屡顾尔仆,不输尔载。
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
潜虽伏矣,益孔之炤。
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殽。
洽比其邻,昏姻孔云。
念我独兮,忧心慇慇。
佌佌佊有屋,蔌蔌方有谷。
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
哿矣富人,哀此惸独。
【注释】:
正月:周历六月,夏历四月,高享先生认为“正”是“四”字的误写,(《诗经今注》)清人陈奂解为“正阳纯朝之月”,所以称为正月。(〈毛诗传疏〉)
繁:多。
讹言:谣言。
孔:很。
将:大。
独:独自。
京京:忧愁很深,无法解除。
小心:胆小怕事。
癙:鼠音,幽闷。
痒:生病。
俾:使。
瘉:病,遭痛苦。
莠言:坏话。
愈愈:烦闷。
是以:因此。
侮:遭受欺侮。
惸惸:穷音,形容忧愁不安。
无禄:不幸。
无幸:无罪。
并:皆。
臣仆:奴仆。
止:停息。
中林:林中。
薪:粗柴枝。
蒸:细柴枝,皆不成材。
殆:危险。
梦梦:昏暗不明。
克:能够。
有皇:伟大光明。
盖:通作“盍”,何,怎么。
故老:老臣。
局:弯曲身体。
蹐:小步走路的样子。
号:喊叫。
胡:何,为什么。
虺:毒蛇。蜴:四脚蛇。
阪:山坡。
菀:茂盛的样子。
扤:摧折。
克:战胜。
仇仇:缓慢不力。
不我力:不给予我力。为重力。
结:结成疙瘩。
正:通作“政”。
厉:暴虐。
扬:旺盛。
或:有什么人。
宗周:王都镐京。为天下所宗。
褒姒:周幽王宠妃。
终:既。
永怀:深深的忧虑。
辅:大车两旁的栏板。比喻国家贤臣。
输:掉落。
员:用绳索盘上。
辐:车箱下面钩住车轴的木头。
顾:顾惜,体谅。
不意:不太用心,此皆以车喻国。
炤:通作“昭”,明白。
惨惨:忧虑不安。
旨酒:美酒。
嘉殽:丰美的菜肴。
比:亲近。
昏姻:亲戚。
云:通作“圆”,周旋。
慇慇:心情沉痛。
佌:细小的样子。
蔌蔌:形容鄙陋。此形容插微渺上,地位低下。
天夭:上天降下的灾难。
椓:打击。
哿:快乐。
惸独:孤独无助的人。
【赏析】:
《正月》描写西周末年政治黑暗,揭露了朝廷的氏庸,腐败与残暴,表达了对王朝沦落的哀惋,也对自己的孤独无助表现出无可奈何,显示了诗人对国事民生的深深的忧虑。传统以“正月”的气候多霜的反常。喻国事的反常无道,写自己亲历其境的人生遭遇和社会的动乱,尤其突出一个“独”字,诗人自己的正直在黑暗的政治社会中必然是孤独的,而且他的忧虑,也是独具只眼,认识到了的。诗中多精警之言,深刻之见,以车喻国,以仆喻人,说明治国重在任贤,失败人则失国的道理。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
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子内史,蹶维趣马。
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日不时。
胡为我作,不卿我谋。
彻我墙屋,田卒汙莱。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
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孽,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四方有羡,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
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注释】:
诗中以发生日食、地震为上天告警,希望统治者有所改悔。诗谴责周幽王任用小人,滥用民力,嬖幸艳妻,政失常轨。诗中日食发生日推算为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是世界上年月日可以稽考的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
十月:周历十月。
交:交替。
朔:月光复苏为朔,夏历每月初一称朔。
丑:恶,不好。
微:无光。指月食。
告凶:告天下以兴亡之征也。
行:道;度。
烨烨(音叶):声光之盛也。可能是地震时出现的地光。
震:雷。可能是地震时发出的隆隆声。
冢:山顶。
崒:崔嵬。一说碎。
憯(音惨):乃。
皇父、家伯、仲允:均为大臣的字。
番、棸(音邹)、蹶(音贵)、楀(音举):均为大臣的氏。
艳:美色。
煽:炽。
方:正在;现时。
抑:一说通懿;一说叹词。
作:为,发作。
汙(音乌):水池壅塞不通。
莱:草名。这里泛指野草。
戕:残害。
圣:聪明。这里有讽刺之意。
向:邑名。择三有事:选择人来担任三卿。
藏:积蓄;聚敛。
慭(音印):愿也;强也。
孽:灾难。
噂(音尊)沓:相对谈语,背则相憎。
职:主。竞:强。
悠:忧思。里:病。
痗(音妹):病。
羡:宽裕。
天命不彻:上天不遵循常道。
【赏析】:
《十月之交》描写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发生的日食现象,以致后来发生一系列“百川沸腾,山冢崒崩”的自然灾难,提出了对西周王朝政治的警告。进而揭露周幽王宠幸嫔妃,重用奸臣,乱政殃民,还讽刺了“礼法”的虚伪,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总结出深刻的政治道理“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表达了诗人的忧虑意识。诗从自然现象写起,再写人祸,最后总结其中的根本原因,脉络分明,层层深入,深刻直捷。诗的纪实性很强,不仅有准确的时日,还具体直刺皇亲一批月党,不仅保有存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还真切具体可以考察西周末年的时弊和社会变动,因而“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成为历史上概括社会变动最有代表性的诗句。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山川悠远,维其劳矣。
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山川悠远,曷其没矣。
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注释】:出征将士叹道途艰险,跋涉劳顿。
渐渐(音谗):山石高峻。
劳:通辽。广阔。
武人:指将士。不皇朝:无暇日。
卒:山高峻而危险。
曷其没矣:言所登历何时可尽矣。
不皇出:但知深入不暇谋出。
有豕白蹢(音敌),烝涉波矣:似为天象。夜半汉中有黑气相连,俗称黑猪渡河,雨候也。蹢,兽蹄。
月离于毕:天象。月儿投入毕星,有雨的征兆。
滂沱:大雨貌。不皇他:无暇顾及其他。
【赏析】:
《渐渐之石》描写征人从军路上的情景,山高路远,军情紧急,无有闲暇,表达了从军劳苦的慨叹。诗从路途景物写起,只写出山高路远,大雨滂沱的景象,以自然景物的艰苦叙写从军的艰苦,反复咏叹“不皇”无暇,也写出了心中的哀怨。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注释】:人民诅咒徭役。他们辛劳在荒野,筑起百堵高墙,却没有安身之所。
肃肃:羽声。
之子:是子。
爰:语词。
矜人:可怜人;受苦人。
堵:墙壁。一丈为板,五板为堵。
究:穷也。
宅:居。
哲人:智者,聪明人。
宣:示也。
骄:矫也。宣骄,显示逞强之意。
【赏析】:
《鸿雁》揭露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以鸿雁飞鸣,象征出行服役的人的流浪悲惨,尽管辛苦劳累,自己却无所安居,还丢下家中孤寡。通达事理的还知道服役的辛苦,不明事理的还要责怪。诗写得很沉痛,虽有哀怨,但不怒,用哲人与愚人对比,就表现了诗人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