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但是,农历上的立冬并不是气象学上冬季的开始。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立冬养生小常识(最新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立冬养生原则
1、饮食遵循滋阴潜阳的原则
饮食宜清淡,要多吃热量较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来避免维生素缺乏,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牛肉、羊肉、乌鸡、豆浆、牛奶、萝卜、青菜、木耳、豆腐、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苹果、桂圆等都是立冬后比较适宜的饮食。此外,冬季养生可以多吃坚果,坚果是指油脂多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同时,要少吃海鲜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腻或过咸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
2、运动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
冬季锻炼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来抵挡疾病的侵袭。专家强调,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
3、生活起居遵循节律规律原则
睡觉与起床都要科学把握时间。人只有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变化的时空和谐相处,才有利于生命健康。强调在生机潜伏、万物闭藏的冬季里,要养精蓄锐,使阳气内藏。具体的方法是“早睡晚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阳气外泄。
4、精神遵循冬藏原则
在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专家建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时间短,也是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因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要保持精神情绪的宁静,避免烦扰妄动,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立冬养生吃什么养生
1、立冬饮食养生以增加热量为主
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天冷的时候,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对抵御低温很有好处。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枣、核桃仁、桂圆、韭菜、南瓜、生姜、牛肉、羊肉等温热性质的食物,可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
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2、立冬养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
增加维生素A、C的摄取。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的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于新鲜水果和蔬菜。增加维生素A、C等的摄取,可以增强人体对抗寒冷的能力。
立冬养生有何禁忌
1、立冬饮食要增苦少咸
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在补冬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2、立冬补冬不可盲目”进补“
2.1、戒乱进补
应该了解自己该不该补,属于何种体质,属于何脏何腑有虚。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判定。
2.2、戒唯补药而补
对于想健身长寿者来说,光靠补药不是好办法。还要注意适当的运动锻炼、饮食调整调整、多用大脑(做脑操)、避邪就静等,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2.3、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
2.4、戒过于滋腻
对于身体状态不太好,脾胃 消化 不良者来说,首先是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否则服再多的补物也是无用。因此,冬令进补不要过于滋腻厚味,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2.5、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另外,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一、起居:
1、多睡一会,养护阳气
《黄帝内经》中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人们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在北京立冬后每天尽量早上6:40左右起床,晚上10点左右睡觉,这样对养护阳气最有益。
2、室外走走,提高抵抗力
阳气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因此,冬季养生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也要适当的感受天气间的寒凉之气,走出室外,激发身体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二、饮食:
1、立冬多吃白
中医认为,从五行五色养生的角度来看,立冬后应当多摄入“白色”食物来养生,功效显著。
白菜
民谚有云:“白菜帮子最有营养”、“冬日白菜美如笋”、“百菜不如白菜”、“白菜豆腐保平安”……。冬天天气干燥,多吃白菜,可滋阴润燥、护肤养颜。
另外,白菜的大帮子含有叶绿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远远高于白菜内叶和菜心,食用时切勿丢弃。
白萝卜
润肺止咳吃白萝卜!中医认为肺乃“娇脏”,是外邪首先侵袭的脏腑,立冬以后需要特别呵护,白萝卜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
白萝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此外,生吃白萝卜时,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进胃液分泌、调整胃肠机能、还有消炎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白萝卜属于寒凉性蔬菜,体质偏寒的,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2、少食咸,适当吃点苦味的食物
咸味入肾,苦味入心。如果咸味吃多了,会促进肾水升腾而以水生木,肾水反而不能闭藏,有损健康。而苦能降火,适当的苦味可以帮助相火下潜,更好的促进冬天肾水的闭藏。所以,立冬后天气寒冷,耗费的阳气增多,要适当的吃点苦味补充身体所需。
3、补养食用肉类和干果
冬补可以适当的多吃肉类,比如牛羊鸡肉、鲫鱼鲤鱼等,也可以吃一些干果,比如栗子、核桃、花生等,这些食物都可以帮助我们补气填精、壮养元气,有助于冬日收藏。
此外,立冬吃饺子,羊肉大葱馅无疑是上选。这是因为羊肉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可谓一举两得。
三、运动:
冬季晨练,不要太早,等太阳出来后开始比较好。
适宜的运动为:散步、慢跑、打太极、敲打健身球等运动量小的活动。
立冬如何养生
起居养生
立冬时节睡觉前,先用温水泡洗双脚,然后用力揉擦足心,除了能祛污垢、御寒保暖外,还有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病症的作用。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养生,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最好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使头脑更清醒、灵敏,早睡晚起更适合老年人。冬天人们的情绪容易低落,如果生活或者是工作上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可能诱发抑郁症,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避免诱发抑郁症。
饮食温补
冬季的饮食调养要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传统,冬令进补,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要做好引补,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萝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还要多食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缺乏,如牛肉、羊肉、乌鸡、豆浆、牛奶、萝卜、青菜、木耳、豆腐等。少食寒性之品,如海鲜等。初冬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饮食中适当多吃些醋,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立冬吃冬瓜有利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助身体降低胆固醇,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用冬瓜做汤是不错的选择。
适量运动
冬季进行户外活动,可增加热量的产生,调节新陈代谢的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但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前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为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应选日照充足的时间段外出锻炼,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诱发旧疾。
立冬,该怎样养生!
在我国民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人们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补,说是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御严寒的侵袭、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能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但是进补也有章法,千万不可盲目进补,特别是老年人,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不能太多,以免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可以吃一些对血脂影响都不大,还可增强体质的食物。
进补还需要根据地域来区分,北方天气严寒,宜进补大温大热之味;而长江以南地区气候较北方要温和得多,应清补、宜甘温之味。坚果类是冬季进补非常好的选择,立冬也适当吃一些坚果,诸如芝麻、花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精神调养
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以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不要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立冬的养生应做到精神安静,精神上要豁达乐观、合理用脑、保持良好心态。要保护阳气,不过度消耗阴精。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
在起居调养上要有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
起居调养
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背部保暖才有利于阳气潜藏,同时还要适度运动,如做操、散步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衣着不要过少过薄也不要过多过厚,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这是因为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引起感冒、消耗阳气,而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易使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人体如果没有阳气,也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饮食调养
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等。此外,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萝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
天冷的时候,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入,对抵御低温很有好处。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枣、核桃仁、桂圆、南瓜、生姜等温热性质的食物。
饮食调养方面要遵循少食生冷的原则,但也不宜过食燥热之物,可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如多吃萝卜、青菜等,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小编就向大家推荐一款好吃易做的素饺子。
立冬后养生注意事项
1、多吃温性食物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立冬调养中尤为重要。立冬一到,就代表了初冬的到来,早晚温差也比较大,此时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要多吃蔬菜,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的摄入量,还可多吃鸡、甲鱼、羊肉、桂圆、木耳等食品,这些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的人尤为适宜。
2、适当运动
进行户外活动,可增加热量、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而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一定不要穿过厚衣服,以微微汗出为宜,避免大汗淋漓,有选择地做一些慢跑、散步、打太极拳、习剑等适宜冬季锻炼的项目。
3、调摄情志
从“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虽然一些南方地区还不冷,但还是要顺应自然的变化,入冬以后起居调养都应该以“养藏”为主。情志方面,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弈棋、画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4、早睡早起
立冬后太阳升起较晚,落下偏早,因此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立冬后是感冒高发季节,老年人常因此引发老慢支、肺心病、心衰等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而早睡晚起可避免寒气侵袭,预防感冒。
立冬要注意预防三种疾病:
立冬一到,不少朋友立刻能够感受到温度骤降,这个时候,身体抵抗力薄弱的人,尤其老年朋友们要注意预防疾病。下面三种疾病在立冬节气过后尤要注意。
1、中风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身体就适应不了,血压便随之增高,就有发生中风的危险。因此,需要及早预防,切勿掉以轻心。预防要做好几件事:
一要防寒保暖,留意天气的变化,注意添衣保暖勿受凉;
二要适当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三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的防治,已有此病者要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2、心梗
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若措施不力,会发生心肌梗塞死亡,这不是没有先例的,不可不防。除了重视防寒保暖外,室内温度适宜控制在18℃左右,外出不宜过久,并注意防风保暖,避免风寒交袭。平时可遵医服用降脂、溶栓、扩血管和防心肌缺氧的药物,以免突发意外。
3、流感
老人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流感发生。
立冬节气如何养生
立冬节气养生1:注意背部保养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人一旦受寒,就会损伤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和患有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其重要,这些人最好在立冬后穿一件贴身棉背心。
立冬节气养生2:足部保暖
“寒从脚下起”。脚是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人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足部保暖一是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棉袜为好二是平时多活动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水温以50℃~60℃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立冬节气养生3:冬季锻炼不可少
但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开早晚,以免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
立冬节气的养生之道
根据我国古时民间习惯,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
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每逢这天,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海味,说是这样进入了冬季,才能抵御寒冷的侵袭。
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从气象上特点来看,由热转凉的过程,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亦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这节气养生皆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此时的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此时节的养生饮食进补应遵循“少辛增酸”,滋阴润肺以防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注意食物多样、营养均衡、细嚼慢咽等四个方面。在体育锻炼上,此时秋高气爽正好是多开展各项有益的登山、慢跑、球类等体育活动。
在寒冷的天气中,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饮食保健也很重要。方回春堂的老中医说,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当然,进补也要有个度,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大补是大忌,不妨改为喝养生粥。既能够养胃也可以补养,如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除此之外,进补还应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原则是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可盲目进行。
立冬的饮食与养生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中国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中,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吃饺子: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当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东枣庄一带也有喝羊肉汤的习俗。
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滋补原则:
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祖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