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及推进措施
一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符合岗位要求的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二
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1, 学校按照企业需求,根据自身办学资源,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并组织实施
2,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 共同组织招生培训宣 传、考试,共同确定录取名单;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安置就业,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
三
教学方案制定 课程体系开发 教学过程安排 标准和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我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重要内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旨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我校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大胆尝试,收获了不是很成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一个方面:
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我校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寻求能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合作单位。 由学校与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
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我校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制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在重要专业方面继续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不断扩大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的队伍。
3、加强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
产学结合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产学结合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主 要反映了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因此,为企 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1)我校在专业设置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要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了解企业、行业 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意见,进行专业论证时要广泛邀请校外专业 指导委员参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开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的意见,同时要根据企 业用人岗位的职业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动为企业培养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各专业负责人要积极与企业联系,开拓毕业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接收单位,主动向企业输送对口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我校还主动与企业、政府等部门联系,开展“订单式”的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
培训业务,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等为企业培训在职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和管理能力。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体现以技术应用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形成教学、生产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关键。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即公共学习领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与多个专业方向(即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的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安排:
(1)公共学习领域课程。 (2)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 (3)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 (4)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5)公共选修学习领域。
5.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具备交流、创新、创业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还要重视学生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共性的东西,个性常常被忽略。实际上,个性是最重要的,其核心东西是思想的独立性,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不盲从权威。所以,从根本上说,创新首先要有自由的思想作为前提和基本条件, 培养个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由的思考能力。为了拓宽学生选择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给学生较大选择空间,因材施教。对公共选修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和素质拓展领域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选择。公共选修学习领域课程及素质拓展领域项目实行在全校范围内打通,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搭建合理的知识平台。
四、配套的推进举措
(1)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是规范一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人才培养方案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有 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与之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是落实课 程改革思想、教育观念的关键环节。编制课程教学标准时,应将企业真实任务对职业能力的 要求纳入其中,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叙写应以职业能力来描述, 而不是掌握知识程度的描述;教学内容的选取范围、教学组织的顺序应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 过程的分析;教学内容陈述的方式应以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的形式来叙写,尽可能地采用项 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去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
(2)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采用以职业能力为核 心的“能力本位”课程观。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本专业目标岗位的实际需要,综合各岗位 的工作任务、内容、职责等要求,由企业专家组主导起草《岗位职业标准》
;在分析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将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按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体系选择、序化课程内容,通过理出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并基于真实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学习领域)。
(3)课程设置体现“三通一渗透”的原则,即公共学习领域课程打通,各专业素质拓展 领域课程按专业大类打通,第6学期各专业一律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域的 课程(公共关系、美育与音乐美术鉴赏、应用文写作)要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渗透。
(4)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纲领。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广东省教育厅《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广东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发展战略规划(20xx-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 东莞理工学院共同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协议》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快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特色化的教学体系,按照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现就20xx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提出以下的原则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强调应用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突出实践性,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针对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社会需求,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使培养方案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突出以学生为本
人才培养要体现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的预期学习产出为导向进行专业和课程的相应设计。培养方案要注重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着力推进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使学生获得健康的体魄和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三)突出特色建设方向
在遵循学校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基础上,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充分挖掘现有教学积淀,科学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情况,整合优质资源,选择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破,彰显专业特色。各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方向模块,开设与本专业特色发展吻合,与学生全面发展相适应的个性化课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修课程。
(四)突出课程体系一体化
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课程。课程设置要以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依据,明确各门课程对于实现培养目标的贡献及程度,进行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坚决克服因人设置课程。要进一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注重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妥善处理好思想政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课程的先行与后续、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各专业要制定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在基于对教师、学生、校友、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学校定位,论证本专业的使命、愿景、目标及实施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要加大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广泛吸纳行业专家以及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论证。每个专业参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行业专家应不少于5人。
3、理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基础,其他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应尽量引入相关专业认证标准或行业标准。
4、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表述要具体、清晰、精炼。
(二)课程体系设计要求
按照“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
1、理论教学
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必修课程,增大选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含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占课内总学时比例不能低于20%。
(1)思想政治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大学生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分学时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全校学生统一开设。
(2)通识类课程
通识课程由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通识课程的教学计划由教务处会同相关教学单位统一制订。通识课程的设置与选择应以利于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优质人文素养和丰富知识面为标准。
(3)专业类课程
①学科基础课程
院系内同一个一级学科下不同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应基本统一。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可按需要设置足够的课时,以帮助学生加强基础训练。
②专业必修课程
面向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课程,作为专业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专业必修课程须重视各课程之间的前后逻辑联系,明确对专业能力素质的达成度。
③专业方向课程
建议各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灵活设置2-3个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每个方向开设的课程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瞄准就业方向,体现我校及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已经作为专业单独设置的名称不得作为专业方向名称。)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课程学分数应相同。
④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以开发学生专业兴趣,拓展专业能力范围为导向,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选修课程,规定的专业选修学分与提供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比例不小于1:1.5。
(4)专业核心课程
是在人才培养中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对提高该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除专业必修课程之外,其中还可以包括一部分学科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实现的需要和学生成果导向的需要进行确定。基本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xx年)》,在培养方案中规范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总学分一般在40-45学分左右。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要完整体现能力培养要求,层次清晰,确保实效。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30%,非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20%。应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按照课程实验、专项设计、综合实训等模块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各专业在第4至第7学期中的每个学期至少设置一门面向实际问题,以综合实践训练为目的的项目性课程,开展项目引导式教学。
3、推进主辅修制
各院系应积极开设辅修专业,供不同专业学生跨专业选修,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制定相应的辅修专业计划。参与辅修的学生比例将成为院系教学状态和专业的评价指标。
4、创新创业课程与学分
加大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力度,各专业课内总学分中必须包含不少于4个创新创业学分,可在统一提供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中选择适合的课程,也可由各学院自行开设与专业相关度高的创新创业课程。属于创新创业课程的请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的备注中标注“#”。
5、其他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指导意见,是在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基础上提供的大体框架,各专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化和细则化的修订,如有专业实际与指导意见不能一致的地方,需在修订报告中作出有依据的说明。
对于需要其他二级教学单位承担的专业课程,应与相关单位进行充分沟通,研究决定教学内容及学时、学分安排。经双方商定的课程,开课单位应保证课程的按时开出。同时加强课程在内容和开课时间上的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一旦确定后尽量不再调整,否则将影响院系教学状态评价。
三、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一)培养方案组成
20xx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容包括:
1、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并与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体现对应关系。)
2、毕业要求
3、培养计划:(1)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2)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3)理论教学内容与体系(4)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4、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1) 理论教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2) 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3) 教学进程表(4)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表(5) 创新能力及素质拓展计划
5、课外学分规定
6、毕业规定
7、学制与学位
8、专业核心课程
9、主要指标
10、人才培养方案校核表
(二)学时与学分要求
1、学分计算
计算学分的最小单位为0.5。理论教学课程每18学时为1学分;不够18学时但达9学时以上计0.5学分,不足9学时的不计学分;
一般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计1学分,不够半周的不计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环节每2周计1学分。
2、周学时安排
第1-6学期必修课周学时控制在22学时以内;第7学期周学时控制在12学时以内。
理论教学周为18周,一般每学期的理论教学连续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尽量在学期末和寒暑假等时间灵活安排。
3、总学分要求
学生毕业应修的总学分,四年制专业原则上为140-150学分(不含课外学分15学分);五年制专业(建筑学专业)原则上不超过200学分(不含课外学分15学分)。毕业前所修全校公选课学分不低于8个学分。
(三)其它说明
1、每个专业制订一个方案,不须分方向制订,有专业方向的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方向课程并作简要介绍。
2、各学院要对各专业的课程予以规范和统一。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名称要尽量规范一致。
3、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于20xx年9月结束, 10月底前完成院系审定和学校审定工作。
4、各专业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注重文字、符号、时间编写的规范。如遇到与原则意见相冲突的问题,与教务处协调解决。
根据《河南城建学院关于制(修)订20x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豫城院文[20xx]119号),结合环境设计教研室专业的现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说明如下:
一、对学院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
教研室专业教师对原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学习,并对我系的环境专业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制定了有关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如下意见:
(一)严格按照河南城建学院办学精神,过去4年严格了执行艺术设计专业统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根据环境设计专业新的框架体系结构制定新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实施性方案的制定说明
根据我系目前的专业结构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际情况,在艺术系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上制定了环境设计教研室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按教育部颁布的新的学科目录和院课程改革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及原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总结,对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解和整合,在制定过程和实施中作出了如下的调整:
(1) 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组建环境设计专业,取消原艺术设计专业,新的环境设计专业分为室内和景观两个专业方向。制定新的景观方向的培养方案。
(2)公共基础课按学院统一要求安排。在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公共课中进行教学,32学时。
(3) 室内方向的培养方案在原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基础上取消室外课程《园林植物学》《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外园林史、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造价,保留了室内部分课程。室内方向新开设《文学欣赏》、《装饰雕塑》、《美学原理》,为加强平面设计,开设《编排设计》课。
(4)专业课程在课程名称及学期安排方面,按照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
当的调整。室内方向《电脑辅助设计3DMAX》和《电脑辅助设计3DMAX渲染》合并为《电脑辅助设计3DMAX及渲染》,为了理清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展示设计》原来的第5学期调到第6学期。
(5)考虑到我校特色,加强了解装修工种之间的关系、了解工程承接的业务,开设《建筑设备》和《装饰工程招投标》课程。
三、对培养计划制定说明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思想政治、英语等基础课课时的要求,符合师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方案在省著名专家团的指导、建议下,在走访市场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的业公共基础课程占44%左右,专业基础课程占20%左右,专业课程占20%左右,专业限选课占6%左右、专业任选课占5%左右、公共选修课程占5%左右。这一点符我校20x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提出如下原则意见的指导原则。
1、培养方案阶段实施目标
大一为公共基础和专业课程,大二为建筑和规划课程,大三为专业方向知识,大四为设计知识的综合应用。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有着密切的内部联系和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2、基础课修订后实施总结
新的培养方案分为室内、景观两个方向,突出专业性,对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更为有利,更为科学。开设《文学欣赏》《美学原理》,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知识培养的'重视;开设《编排设计》课,弥补了往届学生平面排版能力的欠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正视当代大学生学生心理问题,把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电脑辅助设计3DMAX》和《电脑辅助设计3DMAX渲染》合并为《电脑辅助设计3DMAX及渲染》,理清了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开设《建筑设备》和《装饰工程招投标》,加强学生装修工种之间关系的知识,增强了学生未来承接工程业务的能力。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示范区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突破地域空间限制,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创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示范区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通过对区内电子商务企业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浙江义乌、遂昌等电子商务发达城市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示范区实际,制定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方案。
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正历经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从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看,政府主导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是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目前,杨凌农科城金字招牌已经树立,安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认证、溯源体系等质量标准体系已基本完善,区内企业借助电子商务转型发展的意识日趋强烈,各类人才依靠电子商务创业的热烈氛围已经形成。同时,中省一系列关于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政策也为示范区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带来重大利好,省政府从今年起已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作为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作重心,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出台政策支持各地利用资源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二、园区建设内容
(一)建设思路及运营模式
1、建设思路: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
2、运营模式:由管委会整合区内现有资源,在园区建设、招商、运营阶段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支持;以示范区电子商务协会为主导驱动,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带动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链形成和发展,促进示范区涉农产业,尤其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逐步形成“电子商务协会+网商+传统产业”相互作用,促进信息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
(1)产品整合:由专业公司整合资源,建设包括产品采购、包装、设计、展示、代运营、检测、培训、技术服务、人才服务、招商服务为一体电子商务产业链,由生产企业直接参与同运营商合作,以杨凌产品为主体,树立安全健康杨凌品牌形象。
(2)销售推广:以专业运营商为主体,搭载生产企业,逐步建立委托运营与企业自营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销售推广模式。
(3)物流配送: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配送社会化、信息化水平,为电子商务提供高效物流支撑。
(4)电子支付:丰富电子支付方式,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集成发展。
(5)实体店建设:支持在全省及国内大中城市,建立突出杨凌品牌的综合超市、品牌直营店、社区店、专柜、地铁提货点等销售平台,逐步形成网上下单、线下自提,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共同促进的杨凌品牌推广模式。
(二)建设目标
建成“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产品定位为:以杨凌地产品以及在省内外推广基地资源为主体,同时吸纳全国符合杨凌标准体系的产品,进行统一品牌推广。逐步形成包括电子商务产品包装整合、销售、服务、仓储、物流等较完整电子商务产业链。到20xx年底,聚集专业电子商务销售企业30家,服务企业10家,仓储企业5家,物流企业10家,年度园区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5亿元,培训电子商务人才20xx人,带动大学生创业500人。
(三)建设内容
1、电商企业基地:与中农盛源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引导电商企业入驻,建设规模化电商企业总部、小型电商企业办公区等。
2、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公共服务企业入住,逐步建立包括研发、组织、运营、美工、客服、仓储、物流、人才培训、品控等较为完备的电子商务产业链。
3、产品展示中心:通过资源整合,荟萃国内外优质农产品,实现展示直销、看样订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种功能。
4、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园区与区内高校对接,建立大学生园区实训基地,推动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就业。
三、园区选址
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初步选址在陕西中农盛源物流园区,其中:综合办公区面积1600平方米(办公区1000平方米、产品展示区200平方米、会议培训区400平方米)。物流仓储区7100吨(常规仓储区5000吨、冷库仓储区1500吨、气调库仓储区600吨)。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杨陵区政府、示范区有关部门组成的示范区电子商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推进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协调指导示范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制定落实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政策。
(二)强化政策支持。示范区经贸部门、杨陵区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主要牵头责任,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园区建设资金支持,按照项目进度及时拨付相关资金;招商和投资服务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商及相关服务企业入驻园区;科技部门要加强园区政策宣传,招引创业团队入园发展;农业部门、农业园区公司要加强对区内外农产品资源整合,加快杨凌安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工商部门、税务部门要积极制定切实可行优惠政策,营造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良好环境;质监部门、食品药监部门要加强对园区销售产品质量监管,指导企业规范经营;旅游部门要大力做好涉农旅游项目与电子商务产业融合发展;工业园区公司、创新创业园公司要加快各类市场主体培育,促进涉农产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
(三)加大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以管委会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20xx年园区建设资金由财政实报实销;从20xx年起,在示范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资金中增加电子商务发展资金,专门用于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二是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园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三是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园区。
(四)加强媒体宣传。加强对建设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重要性的宣传,提高社会参与意识;积极推介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各种优惠政策,引导专业电子商务企业入园发展,调动全社会关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有人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多变无常(Volatility)、不确定(Uncertainty)、复杂(Complexity)、模糊(Ambiguity)的VUCA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颠覆式的创新也越来越多,企业发展的机会稍纵即逝,要找到风口并快速乘风而起,不可能让企业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慢慢的培养人才。这就对企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扎实做好人才梯队建设,特别是储备更多的高潜力人才,随时送到战场上去,通过战斗历练来实现快速成长。结合这两年我们的实践经验,我们来和大家谈谈快速培养高潜人才的话题:
第一,定义高潜人才
对于高潜人才的定义,各个企业有各自的认识,我们也看到过不少咨询机构的观点,我个人比较认同合益(Hay Group) 提出高潜人才的四个特质标准:高度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高度的跨领域思考能力、高度的社会洞察力和同理心、高度的韧劲和情感成熟度。也就是说,高潜人才是那些始终充满好奇心,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人;同时,他们也能够超越自己的工作局限、专业局限以及经历局限,进行突破思维、跨界思维;他们又拥有对组织和个人的洞察力,并且能够保持情绪稳定,甚至锲而不舍、屡败屡战。当然要在上述四个领域做到面面俱到似乎并不容易,但企业在选拔高潜人才加以重点培养或任用的时候,确实需要事先对这些素质做到心中有数。否则,选错人可能酿成战略性的失败。
第二,高潜人才的识别
高潜人才的识别,一般都会采用测评的方法来确定,我们在实践中特别推荐问卷测评、关键行为观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综合考察。当然在综合测评之前要对测评的维度和关键行为的观察点进行设计,要对各个维度进行定义,关键行为观察点进行行为分级。由于潜力相关的行为表现较多,所以要对被测评人进行360度测评,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被测对象的情况。在这里通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测评工作量巨大,组织测评工作部门依靠自己的力量一般很难完成,在此建议引入专业测评机构。一方面专业测评机构在测评维度和行为观察点上可以给企业更多专业的意见,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测评的工作量。
其次,为了减少被测评者的人际关系对测评结果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重点访谈的方式来收集关键行为事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关键行为事件可以采用案例采撷的方式进行,依据SCORE法则作整理,再依据行为等级定义进行考察。此外,在重点访谈时直接上司是访谈的关键,上司是下属行为的直接观察者,能提供较为丰富的行为案例,同时为了避免上司凭感觉进行评价,影响评估的有效性,特别建议在访谈前一段时间提前给上司一个对高潜对象进行行为记录的任务,以客观地掌握信息。
第三,高潜人才的培养
对于高潜人才的培养除了常规的培养外,实践中我们通常会建议对高潜人才进行“小灶”培养,主要的方式有:
方式一:全业务副位培养
全业务副位培养就是以未来需要为导向,结合公司业务的形态和组织管理特点,根据高潜人才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个人职业规划等因素,为高潜对象设置目标导向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以副职的身份进入各培养部门顶岗锻炼的方式。这个培养计划要求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并确立每个阶段的考核标准,阶段结束考核通过才进入下一个阶段。培养结束后回进入高潜人才储备池,随时候用,当然这里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从实践来看,这种培养方式由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考核标准确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好的效果。
方式二:特殊项目历练
全业务副位培养的培养方式是让高潜人才在企业内部快速成长,以完成基础性的成长准备,而特殊项目历练则是让高潜人才进入突破性成长阶段。在这个不确定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性会越来越多,有系统有计划地加速高潜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完成基础性培养后特别重要。这种的培养可以考虑以新市场的拓展、新团队建设、管理不熟悉的专业领域等为契机来历练性高潜人才,让其在新的挑战中快速积累经验。
方式三:导师计划
对于高潜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我们还推荐用导师计划进行配合。导师必须由在行业内或者专业上有丰富经历、经验的人来担任,也可以成立联合导师组,让高潜人才随时都能得到指导,同时导师也可以其行为进行纠正和控制,避免风险行为造成损失。同样的这里也少不了导师管理机制的配合。
当然,对于高潜人才的识别和培养还有很多内容和方式,我们也特别期望和大家进行深入地交流!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及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既有较宽厚的小学教育理论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分为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大方面,共计58条培养标准。专业素质标准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标准
(五)小学生发展知识
19。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0。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
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
22。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
23。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24。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
与应对方法。
(六)学科知识
25。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26。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7。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七)教育教学知识
28。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29。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0。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31。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32。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4。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5。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标准
(九)教育教学设计
36。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
37。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38。合理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十)组织与实施
39。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0。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41。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42。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
43。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
44。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45。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46。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
(十一)激励与评价
47。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
48。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49。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50。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二)沟通与合作
51。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52。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53。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4。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
55。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三)反思与发展
56。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7。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58。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的层次和人才的规格定位两方面内容。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般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应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在我国,重点高校(985或211类)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一般本科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规格可以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来描述。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规格:在知识方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平台;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运用能力,所以工程类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2]。
沈阳工程学院作为工程类一般本科院校,准确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环境,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状况、办学规模、历史传统等要素合理配置。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以电力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面向社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明确服务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以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把握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工程应用能力,紧随社会需求发展步伐,强调行业和产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重组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
沈阳工程学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以专业主要课程建设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注意课程衔接,加强课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三大平台,课程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五个课程模块。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思想,即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了核心课程。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设置21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48学时、55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外语。通过公共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设置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76学时、29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遵循“合理选择,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一批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它以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为满足电力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设置“适用对口且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课体系。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专业必修课。优化专业课程,对课程门数重新整合,压缩总学时,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设置6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2学时、20学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高电压技术。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2)专业选修课。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反映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设置16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44学时、10学分。整个课程模块注重新知识与新设备的掌握与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面。
(4)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工科专业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念,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设置9门通识教育课,共计172学时、7.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要求学生必须在每类课程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模块。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构建由基本技能(计算机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项能力(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能力(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厂仿真实习)和应用能力(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电气运行实习、毕业设计)多阶段、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设置22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40学分。其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变电站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气运行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学生在进入大三开始,加大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实验课、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能动脑、会实践、懂设计、精操作、有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现代电子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传统的电工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工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作为工程类本科院校应该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地探索适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迎接新时代对我国工程教育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