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会说话会沟通的人,成功路上就少了几块绊脚石,而不会说话的人,给自己筑起了一道道围墙。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如果与人交流沟通的说话技巧,来学习了解一下吧!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如何与人交往沟通的说话的技巧【最新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1、急事,慢慢地说
遇到急事,如果能沉下心思考,然后不急不躁地把事情说清楚,会给听者留下稳重、不冲动的印象,从而增加他人对你的信任度。
2、小事,幽默地说
尤其是一些善意的提醒,用句玩笑话讲出来,就不会让听者感觉生硬,他们不但会欣然接受你的提醒,还会增强彼此的亲密感。
3、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
对那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如果你不说,别人会觉得你虚伪;如果你能措辞严谨地说出来,会让人感到你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4、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人们最讨厌无事生非的人,如果你从来不随便臆测或胡说没有的事,会让人觉得你为人成熟、有修养,是个做事认真、有责任感的人。
5、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不轻易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会让听者觉得你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愿意相信你。
6、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不轻易用言语伤害别人,尤其在较为亲近的人之间,不说伤害人的话。这会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善良的人,有助于维系和增进感情。
7、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人在伤心时,都有倾诉的欲望,但如果见人就说,很容易使听者心理压力过大,对你产生怀疑和疏远。
同时,你还会给人留下不为他人着想,想把痛苦转嫁给他人的印象。
8、别人的事,小心地说
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安全距离,不轻易评论和传播别人的事,会给人交往的安全感。
9、自己的事,听别人怎么说
自己的事情要多听听局外人的看法,一则可以给人以谦虚的印象;二则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明事理的人。
10、尊长的事,多听少说
年长的人往往不喜欢年轻人对自己的事发表太多的评论,如果年轻人说得过多,他们就觉得你不是一个尊敬长辈、谦虚好学的人。
11、夫妻的事,商量着说
夫妻之间,最怕的就是遇到事情相互指责,而相互商量会产生“共情”的效果,能增强夫妻感情。
12、孩子们的事,开导着说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叛逆,采用温和又坚定的态度进行开导,可以既让孩子对你有好感,愿意和你成为朋友,又能起到说服的作用。
第1大作用:
它是保证下属员工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有通过沟通让下属员工明白了他的工作目标要求、所要承担的责任、完成工作后的个人利益之后,才能确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自己选择什么态度去做。
第2大作用:
它是启发下属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式。主管与下属经常就下属所承担的工作,以及他的工作与整个企业发展的联系进行沟通,下属员工就会受到鼓舞,就会使他感觉到自己受到的尊重和他工作本身的价值。这也就直接给下属带来了自我价值的满足,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第3大作用:
它是下属员工做好工作的一个保障。只有通过沟通,主管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下属员工的工作进展、工作难题,并及时为下属工作中的难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这可有助于他的工作按照要求,及时、高质量地完成,进而保证整个单位、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工作协调进行。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效的沟通是提高企业组织运行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管理沟通规范化,也就是通过把一种高效、科学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作为一种管理人员的具体管理行为规范确立下来,让每个管理人员都遵照执行。
一、实用沟通技巧
1、 对沉默寡言的人:有一句说一句,一字千金。
2、 对炫耀的人,赞美多于10次。
3、 对优柔寡断的人:多用肯定性语言。
4、 对知识渊博的人:真诚聆听,赞美。
5、 对慢郎中式的人:配合他的步调,因势利导。
6、 对急性的人:说话简洁明了,不托泥带水,几句话就切入要害。
二、口才 三要点
1、 说话要落落大方,使人家感觉你是一位品德修养的人。
2、 说话时也不要和对方抢着说,要心平气和,耐心地听对方说完,自己在补充
3、 跟异性交流时,要大胆一些,对方也是平常人一样,害怕或担心,只会使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三、说话技巧
1、 与聪明人说话,要见识广博;
2、 和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要有辨析能力;
3、 与位置高的人说话,态度要轩昂;
4、 与有钱的人说话,说话要豪爽;
5、 与穷人说话,要动之以情;
6、 与位置低下的人说话,要谦逊有礼;
7、 与上司说话,须用奇特的事打动他;
8、 与下属说话,要用切身利益说服他。
四、学会说话,你将事半功倍
1、 说话要注意场合,不看场合,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一种拙劣的表现,往往会事与愿违。
2、 把握时机,言语得体,正所谓“说得好不如说的巧” 。
3、 语言风趣智慧,效果更佳。
五、建立人脉需要做到
1、 学会换位思考;
2、 学会适应环境;
3、 学会大方待人;
4、 学会低调做事;
5、 学会赞美他人;
6、 学会对人礼貌;
7、 学会检讨自己;
8、 学会感恩;
9、 学会遵守时间;
10、 常怀一颗平常心;
11、 学会忍耐;
12、 记得信守诺言;
13、 记住言多必失;
14、 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为什么要沟通?这个问题乍听起来,好像问别人“为什么要吃饭”或“为什么要睡觉”一样愚蠢。吃饭是因为饥饿,睡觉是因为困倦。同样,对于我们来说,沟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必需的、无所不在的活动。
通过沟通可以交流信息和获得感情与思想。在人们工作、娱乐、居家、买卖时,或者希望和一些人的关系更加稳固和持久时,都要通过交流、合作、达成协议来达到目的。
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分享、披露、接收信息,根据沟通信息的内容,可分为事实、情感、价值取向、意见观点。根据沟通的目的可以分为交流、劝说、教授、谈判、命令等。 综上所述,沟通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1)传递和获得信息
信息的采集、传送、整理、交换,无一不是沟通的过程。通过沟通,交换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信息,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才得以开展。
掌握低成本的沟通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能提高人的办事效率,而积极地获得信息更会提高人的竞争优势。好的沟通者可以一直保持注意力,随时抓住内容重点,找出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他们能更透彻了解信息的内容,拥有最佳的工作效率,并节省时间与精力,获得更高的生产力。
(2)改善人际关系
社会是由人们互相沟通所维持的关系组成的网,人们相互交流是因为需要同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
沟通与人际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有效的沟通可以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又使沟通更加顺畅。相反,人际关系不良会使沟通难以开展,而不恰当的沟通又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坏。
沟通的意义
沟通是人类组织的基本特征和活动之一。没有沟通,就不可能形成组织和人类社会。家庭、企业、国家,都是十分典型的人类组织形态。沟通是维系组织存在,保持和加强组织纽带,创造和维护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效率、效益,支持、促进组织不断进步发展的主要途径。
有效的沟通让我们高效率地把一件事情办好,让我们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善于沟通的人懂得如何维持和改善相互关系,更好地展示自我需要、发现他人需要,最终赢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成功的事业。
有效沟通的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沟通的种类
在沟通过程中,根据沟通符号的种类分别有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又包括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
根据是否是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根据在群体或组织中沟通传递的方向分为自上而下沟通、自下而上沟通和平行沟通; 根据沟通中的互动性分为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沟通的基本模式
1、语言沟通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非常好的、有效的沟通方式。语言的沟通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图片或者图形。
口头语言包括我们面对面的谈话、开会议等等。书面语言包括我们的信函、 广告和传真,甚至现在用得很多的E-mail等。图片包括一些幻灯片和电影等,这些都统称为语言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语言沟通对于信息的传递、思想的传递和情感的传递而言更擅长于传递的是信息。
2、肢体语言的沟通
肢体语言包含得非常丰富,包括我们的动作、表情、眼神。实际上,在我们的声音里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肢体语言。我们在说每一句话的时候,用什么样的音色去说,用什么样的抑扬顿挫去说等,这都是肢体语言的一部分。
我们说沟通的模式有语言和肢体语言这两种,语言更擅长沟通的是信息,肢体语言更善于沟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
沟通方式的比较
各种沟通方式比较沟通
方式 举例 优点 缺点
口头 交谈、讲座、讨论会、电话 快速传递、快速反馈、信息量很大 传递中经过层次愈多信息失真愈严重、核实越困难书面 报告、备忘录、信件、内部期刊、布告 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效率低、缺乏反馈
非语
言 声、光信号、体态、语调 信息意义十分明确,内涵丰富,含义传递距离有限,界限模糊,只能 隐含灵活 意会不能言传电子传真、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电快速传递、信息容量大、一份信息可单向传递,电子邮件可以交流,媒介 子邮件(e-Mail) 同时传递给多人、廉价 但看不见表情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比较。
沟通的技巧
《哈佛人力资源管理》对沟通技巧介绍了如下模式 :
1、倾听技巧
倾听能鼓励他人倾吐他们的状况与问题,而这种方法能协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倾听技巧是有效影响力的重要关键,而它需要相当的耐心与全神贯注。
倾听技巧由4个个体技巧所组成,分别是鼓励、询问、反应与复述。
1)鼓励:促进对方表达的意愿。
2)询问:以探索方式获得更多对方的信息资料。
3)反应:告诉对方你在听,同时确定完全了解对方的。意思。
4)复述:用于讨论结束时,确定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
2、气氛控制技巧
安全而和谐的气氛,能使对方更愿意沟通,如果沟通双方彼此猜忌、批评或恶意中伤,将使气氛紧张、冲突,加速彼此心理设防,使沟通中断或无效。
气氛控制技巧由4个个体技巧所组成,分别是联合、参与、依赖与觉察。
1)联合:以兴趣、价值、需求和目标等强调双方所共有的事务,造成和谐的气氛而达到沟通的效果。
2)参与:激发对方的投入态度,创造一种热忱,使目标更快完成,并为随后进行的推动创造积极气氛。
3)依赖:创造安全的情境,提高对方的安全感,而接纳对方的感受、态度与价值等。
4)觉察:将潜在“爆炸性”或高度冲突状况予以化解,避免讨论演变为负面或破坏性。
3、推动技巧
推动技巧是用来影响他人的行为,使逐渐符合我们的议题。有效运用推动技巧的关键,在于以明白具体的积极态度,让对方在毫无怀疑的情况下接受你的意见,并觉得受到激励,想完成工作。
推动技巧由4个个体技巧所组成,分别是回馈、提议、推论与增强。
1)回馈:让对方了解你对其行为的感受,这些回馈对人们改变行为或维持适当行为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提供回馈时,要以清晰具体而非侵犯的态度提出。
2)提议:将自己的意见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对方能了解自己的行动方向与目的。
3)推论:使讨论具有进展性,整理谈话内容,并以它为基础,为讨论目的延伸而锁定目标。
4)增强 :利用增强对方出现的正向行为(符合沟通意图的行为)来影响他人,也就是利用增强来激励他人做你想要他们做的事。
管理沟通的三大作用
不重视沟通,这是企业管理人员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尤其是在中国企业中。企业管理人员,之所以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他们受儒家文化的等级观念影响太深,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能有太多的平等,没有必要告之被管理者做事的理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片面强调被管理者应无条件地服从,“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必须执行”。从而认为除了告之对方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之外,再告之其它相关信息都是多余的。更不用说就对方的态度、情感,通过沟通达成理解和认同。
没有充分有效的沟通,下属员工,不知道做事的意义,也不明白做事的价值,因而做事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高,创造性也就无法发挥出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所以他也就不敢在做事的方式上进行创新,做事墨守陈规,按习惯行事,必然效益低下。
相反,如果有比较充分而有效的沟通,在让下属员工明了他所作的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价值后,会倍增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人们经常用三个石匠打石头的故事说明,工作意义和价值本身对工作者的热情和成效的影响。一个石匠,只是为了打石头而打石头,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因而感到打石头工作苦不堪言,整天愁眉苦脸,疲惫万分;相反,另一个石匠,知道所打的石头是要用到一个大教堂的建筑上去的,不仅没有感到劳苦,而且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热情。他为自己能参与这样一个千秋工程而自豪。
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管理人员,如果明了沟通与管理的关系,也就绝不会轻视管理沟通工作。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孙武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都可以作为我们人际交往谈话的指导原则。说话不看对象,不仅达不到谈话的目的,往往还会伤害对方。
反之,了解对方的情况,即使发表一些大胆的言论,也不会对对方造成伤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记住下面这些禁忌,无疑会让你的人际交往更加顺畅。
一、出现争辩时,不要把对方逼上绝路
当要陷入顶撞式的争辩旋涡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饶开它,不去争论。针锋相对,咄咄逼人的争辩只能屈人口,不能服人心。被你的雄辩逼迫得无话可说的人,肚子里常常会生出满腹牢骚,一腔怨言。不要指望仅仅以口头之争,便可以改变对方已有的思想和成见。你争强好斗,坚持争论到最后一句话,虽可获得表演胜利的自我满足感,但并不可能令对方产生好感,所以在交谈中,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二、不要过于卖弄自己
夸口,说大话,“吹牛皮”的人,常常是外强中干的,而且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朋友,同事相处,贵在讲信用。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胡乱吹嘘,会有华而不实的印象。卖弄自己,显示自己才华横溢,知识渊博,对方会有相形见绌的难堪,这也不利于交往。
三、不要喋喋不休发牢骚,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
内心有烦恼,积怨,痛苦,委屈,虽需要找人诉说,但不能随便地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倾诉。一是对方可能没有多大兴趣;二是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很难产生同情心;三是可能误解你本身有毛病,有缺点,所以才有这么多的麻烦。这样你的发泄很容易招致对方的厌倦。因此,要保持心理上的镇定,控制自己,力争同任何人的谈话都有实际意义。
四、在朋友痛苦无助的时候,不要谈自己得意的事情
“处在得意日,莫忘失意时。”如果朋友向你表露失落和痛苦,倾吐心腹事,本意是想得到同情和安慰,你若无意中把自己的自满自得同朋友的倒霉,失意相对比,无形中会刺激对方的自尊,他也许会认为你是在嘲笑他的无能,误会很难消除,所以讲话的时候千万要慎重。
五、不要用训斥的口吻去说别人
朋友和同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自以为是,居高临下,惟我独尊。盛气凌人的训斥会刺伤对方的自尊心,这种习惯将使你成为孤家寡人。人类有一种共性:没有谁喜欢接受别人的命令和训斥。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要让别人也有自己的面子。
六、不要随意触及隐私
任何一个人在心灵深处都有隐私,都有一块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领地。现代人极为强调隐私权。朋友或同事出于信任,把内心的秘密告诉你,这是你的荣幸。但是你若不能保守秘密。则会使他们伤心,甚至怨恨。隐私是人心灵深处最敏感,最易激怒,最易刺痛的角落,无论是在当面还是在背后都应回避这样的话题。
七、谈话时不要做一些不礼貌的动作
为尊重对方的谈话,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保持端庄的谈话姿态。抖腿,挖鼻孔,哈欠连天等都是不礼貌的动作行为。尤其不要一直牢牢地盯住别人的眼睛,否则会使对方觉得窘迫不安;也不要居高俯视,否则会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更不要目光乱扫,东张西望,否则会使对方觉得你心不在焉或是另有所图。
八、不要只注重个人而冷落了他人
在和多人交谈时,千万不要只关注一个人而冷落了其他人。最好是用一个话题唤起大家的兴趣,让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九、不要随便地打断别人的谈话
别人讲话时,话题突然被打断,会让对方产生不满或怀疑的心理。认为你不识时务,水平低,见识浅;或是认为你讨厌,反感这类话题;或是认为你不尊重人,没有修养。
十、不要谈对方不懂的话题
对方不懂,也没有兴趣,就请免开尊口。滔滔不觉地介绍,对方会认为你很迂腐,是在卖弄,是有意地在使他难堪。
人际沟通注重和每一个人进行良性的互动。既不能够偏重某些人,使其他人受到冷落;也不应该只顾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爱说什么便说什么。否则你只是在发表意见,根本不是在进行沟通。善于沟通的人,必须随时顾及别人的感受,以免无意中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人际沟通是不可或缺的活动,必须养成小心应对、用心体会、虚心检讨的良好习惯。一方面使自己的沟通能力不断提高, 一方面促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获得改善。在愉快中把正当的事情办理妥当,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先说先死
先说为什么会先死呢?先说的人说出一番道理来,后说的人很容易站在相反的立场,说出另一番道理。虽然双方都说得头头是道,毕竟后说的人可以针对先说的人,做一番整理和修补,甚至大挖其漏洞,弄得先说的人好像相当没有学问似的。
先说的人站在亮处,人家把他的底细摸得很清楚。后说的人若是存心挑毛病,专门挑他的缺失,保证把他整得体无完肤。先说的人,说来说去顶多能说出道理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总有一部分被遗漏掉;后说的人,就可以针对这些缺失来大做文章,表现得很内行的样子。
有时候,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先说先死的情形也不同。比如,下属先说,说错了就会受到上司的批评,从下属的'角度说,上司批评下属很正常。但是万一上司先说说错了,下属指出其毛病,那上司就会很尴尬:发火的话,就显得自己没度量;如果不发火,面子实在不好看。
有一次,化工厂厂长带领一群客人参观工厂,经过仪表控制室,忽然看见仪表板上有若干颜色不同的指示灯,有亮着的,也有不亮的。有一个指示灯,则是一闪一闪的。
有人问:“这个指示灯为什么会闪?”
厂长回答:“因为液体快到临界点了,如果到达临界点,它就不闪了。”听起来也蛮有道理。
想不到厂长刚刚说完,仪表工程师说:“不是的,那个灯坏了。”
结果厂长表情极为尴尬。
明白此道理的人,与别人一见面从不说正经话,专说一些没有用的闲话。中国人不是不喜欢说话,而是中国话多半不容易表达得很清楚,话本身已经相当暧昧,听的人又相当敏感,于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往往好话变坏话,无意成恶意,招来洗不清、挥不掉的烦恼,何苦来哉?所以中国人对闲聊很有兴趣,见面不谈正经话,专说一些没有用的,就怕先开口,露出自己的心意,让对方有机可乘,徒然增加自己的苦恼。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其目的是让对方先开口,使自己获得有利的形势。更何况,言多必失,废话说多了,难免会说漏嘴,透露一些有用信息,这样就可以明白对方到底是怎样想的,然后采取相应的应付手段。
中国人擅长明哲保身,就是因“先说先死”的痛苦经历造成的。中国人说话一向含含糊糊,让对方不明白其真实意思,就算随便一句打招呼:“要到哪里去?”得到的多半是“随便走走”之类的回答。只有碰到熟悉的朋友,才会说“我要去……”。
中国人十分习惯于“不明言”,即“不说得清楚明白”,却喜欢“点到为止”,以免伤感情。不明言的态度,比较不容易先说先死。因为一部分是我们说的,一部分是别人自己猜的,大家都有面子。同时也不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有话直说”,往往弄得自己灰头土脸,却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
很多人“有意见也不一定说”,往往鼓励别人先说,然后见机行事。他若不同意,就大肆抨击;若同意,也可能把别人的话改头换面,当作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种让别人站在明亮处,自己躲在黑暗处的作风,使得别人不敢开口讲话,造成很多沟通的障碍。
不说也死
“不说也死”是说给懂得“先说先死”的人听的。
小丽是老板的秘书,一向勤勤恳恳、规规矩矩,从不出大错。星期四她得到通知,说星期五公司有个舞会,小丽很想参加。虽然按照公司的规定,星期五可以不穿正装,但是身为老板的秘书,小丽每天都要穿职业套装,她不敢穿得太随便。可是既然有舞会,总不能穿正装参加吧?因此,小丽破例换上连衣裙,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老板办公室进进出出,老板看着很不舒服,但没说什么。下午,老板通知她:“3点钟有个紧急会议,你准备一下,负责会议记录。唉,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赶快换掉。”小丽这才说:“公司有舞会,何况今天是星期五,公司规定……”老板火了:“到底是舞会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小丽认为自己并没有违反公司的规定,回答的理直气壮。殊不知小丽如果回答的没有道理,老板还可以批评她。她回答的有道理,老板更是下不了台,于是恼羞成怒,逼迫小丽换掉连衣裙,否则“炒鱿鱼”。结果小丽强忍泪水,赶快打车回家,换衣服。
如果小丽一开始就向老板暗示今天是星期五,可以穿便装,也许老板就会不以为意了。
不要以为多说多错,不说不错。有话不说往往会使你陷入被动的局面。如果你的上司交给你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你完成不了,又一直不敢开口,最后任务完不成,那所有的过错都是你的的。如果你早说了,你的上司就会想其他的办法解决。而你明明完不成任务,还一声不响、硬着头皮继续做,往往贻误了时机。
还有,如果你很少说话,别人就很难了解你,不知你整天想什么,所以有晋升的机会也轮不到你,孔子欣赏木讷的人,却也主张言词必须通达。
如果你本来是个有说有笑的人,结果哪天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别人会觉得有些蹊跷。这种比较明显的变化,多半被认为是心理不平衡的反应。
如果你和老板一起去拜访客户,老板不小心说错了话,你却不提醒,老板很可能把过错都推到你的身上,指责你隔岸观火,居心不良。其实老板选你一起去拜访客户,必然是经过考虑的,认为你会对他有帮助。
凡事在说与不说之间,看情势、论关系、套交情,衡量此时、此地、此事对此人应该说到什么地步,才算合理。大家都不说,根本无法沟通。不能沟通,当然无法协调。
说到不死
突破的方式是最好能够做到“说到不死”,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对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说出合适的话。如何判断合不合适,就要看你的功夫了。
我们说“事无不可对人言”,又说“逢人只说三分话”,就是因为说话的对象不同。对知心朋友,当然“事无不可对人言”;而对一般人,则“逢人只说三分话”。比如一般人问你:“听说你要买辆跑车?”你的反应可能是:“没这么回事,我哪有那么多钱啊?”而熟悉的朋友若问你相同的话,你再否认的话,你的朋友就会认为你信不过他,所以你可能说:“我最近炒股票赚了点钱,是打算换辆车,但还没选好,你帮我参谋参谋。”衡量轻重,对一般人选择保密到家的策略,以免“先说先死”,而对朋友则采取私下透露,以“不说也死”的方式,以求“说到不死”。
在工作年会上,总经理正在讲话,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行政主管发现总经理遗漏了一项重要的行政决定,他不慌不忙地在便条纸上写下“关于……的决定”等,然后偷偷地递给总经理,希望提醒他,把此决定在会上公布一下。行政主管的做法就很明智,如果等总经理讲完话,行政主管急忙站起来,补充说明一番,相信总经理必定很生气,不但不感激他的补充,而且事后必定气冲冲地责备行政主管:“你以为我把那项决定忘在脑后了?我记得比谁都清楚,只不过我认为暂时不宜在会上宣布,没想到你自作聪明,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宣布了。”而行政主管必定会因“先说”而“先死”。 ‘
如果总经理真的忘了,而行政主管不说,那行政主管就会落到“不说也死”的境地:总经理会认为他根本心不在焉,这么重要的事都不提醒一下,以后根本不能信任他。
在说与不说之间,行政主管选择了一种合适的方式,即不明言,该提醒的也提醒了,至于总经理说不说出来,由总经理决定。无论以后有什么结果,总经理都不会怪到他的头上。
业务经理陪老板到客户那里谈判,客户提出让利3%,业务经理当场拿出计算器,熟练地计算一番,然后把结果显示给老板看,嘴上说:“不行,这样我们就无利可图了!”老板看看结果,心里明白,接着说:“虽然如此,但是看在老客户的分上,再想想办法吧。”
明明可以接受,业务经理嘴上却说不行,实则将决定权交给老板 。老板若同意,等于给对方一个人情;老板若不同意,则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所以,业务经理真正做到了“说了不死”。如果他计算完,不和老板商量一下,马上说“接受”或“不接受”,等于没把老板放在眼里,势必“先说先死”;如果他计算完,一句也不说,就等着老板做决定,老板就比较为难,因为他的做法摆明了告诉对方可以接受,老板再拒绝,岂不是让对方嘲笑?
“说到不死”其实就是说到合理的意思。只要合理,大家都能够接受,当然可以不死。
沟通的艺术
要想“说到不死”,就要掌握沟通的艺术。
首先要使对方听得进去。对方如果听不进去,就算你有千言万语,他全当耳旁风。所以开口之前必须谨慎,以免徒劳无功。当对方听不进去的时候,我们宁可暂时不说,也不要逼死自己。
中国人往往情绪反应激烈,一语不合,就可能翻脸。在沟通的时候,我们不能确保每一句话都说得很妥当,但至少从第一句话开始就特别小心,以诚恳的语气来使对方放心,使对方了解我们不会采取敌对或者让对方没有面子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这样,对方才会逐渐放松。
第一句话就引起对方的戒心,使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吃亏,或者可能会没有面子,他就会采取躲避的策略;躲不开的时候,也会且战且走。一旦对方想“溜”想“躲”,就不可能获得圆满的结果。
中国人说话很少开门见山,而是先寒暄一番,看看对方的反应如何。如果对方心情不错,才可以进一步沟通。如果没说两句话,对方就很不耐烦,甚至要端茶送客,那你就算有再重要的事也要忍一忍,因为此时多说无益,“话不投机半句多”便是此理。
有人可能认为中国人的寒暄是在浪费时间,有正事不说,非得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大费唇舌,是不分轻重的表现。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寒暄的妙处。东拉西扯,说一些没有用的寒暄话,目的在于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并且产生稳定对方情绪的作用。不急着讲,先摸清楚情况再说,乃是上策。
为了让对方听得进去,我们很容易采取讨好的方式,尽量说一些好听的话,让对方听起来很高兴而易于接受。其实,想讨好中国人,并不简单。既不能单纯地讨好对方,又要让对方听得进去,单纯强调话说得对并没有用,有时候,你说得越对,对方会觉得越没面子,以致恼羞成怒。
说得对,还不如说得妥当来得有效。但每一句话都要说得很妥当,实在不容易。任何话一出口,对方大多不会“就听到的话来判断”,反而多半“在听到的话之外去猜测用意”。弦外之音,往往比说出来的话更重要。
另一方面,在沟通时我们也要用心听取对方所说的道理,不要过于在意对方怎么说。任何一句话,认真去听,都可能听出某些道理,不可能毫无价值。但是,我们常常不在乎这些道理,却斤斤计较于对方表达时的态度和语气。换句话说,我们不认真听对方在讲什么,却十分介意对方是怎么讲的。事实上,愈有道理,愈容易引起听者的反感,所谓忠言逆耳。
但中国人很奇怪,心中有话不一定说出来,而要等着对方来猜;就算我们勉强说出来,也必定说得含含糊糊;而当我们说得很肯定的时候,对方就更小心了,因为说得斩钉截铁的未必是真话。中国人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不了解的人,很难明白我们的真实意图,造成沟通障碍。既听他的话,又看他说话的样子,综合判断,才可以决定信或不信。
这时就需要我们发挥察言观色的本领,关注对方说话时脸部的表情。表情比言语本身更能表达内心的动态。人类五官之中,眼睛是最敏锐也最诚实的,观察人的邪正,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准确的了。眼睛不能遮掩人的恶念。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昧。
在沟通方面,中国人最重视圆满,也就是设法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上,让大家都有面子。如果是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能只照顾几个人而冷落其他人。被冷落的人觉得很没面子,就会引起情绪上的反弹,不但增加沟通的困难,还会产生难以预料的不良后果。《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初见林黛玉时,说她“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林黛玉远来是客,夸奖她是应该的,但是当时迎春姐妹都在场,如果只夸奖黛玉的话,恐怕她们会觉得不快,所以王熙凤一句“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在夸奖黛玉的同时,又肯定了迎春姐妹,使大家都很有面子。
当然,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让每个人都有面子,确实很难。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则有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一、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了解
沟通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了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一切方式与学生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班主任工作更有针对性,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学生很不喜欢科学老师,舞蹈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许多矛盾。科学老师说,学生思想混乱,没有核心,缺乏凝聚力,不仅学习困难,习惯也相当不好,而且纪律涣散、自制力差、意志薄弱,水平差。学生说科学老师刻薄、严厉。通过介绍科任教师的教学特点,邀请科任教师参加班级文体活动等各个层面的沟通交流。增进了学生对舞蹈老师了解,解除了误会,达成了共识,学生对舞蹈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如我班的石微,上课无精打采,时常趴在课桌上睡觉,上课经常迟到,批评她不但不听,反而时常顶撞,并多次用“恶作剧” 取乐于同学。在一次与家长沟通后,我对她的行为有了深刻的理解,原来父母正闹离婚,她不知如何面对这场家庭剧变,所以举止才会如此反常,对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教育如此反感,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她。我改变了对她的态度,多次与她谈话交流,并从心理上对他加以正确引导,使她摆脱了家庭生活给他带来的阴影,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二、沟通加深师生间的感情
班主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有效教育果效的关键,最重要的是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要加强师生的良性沟通,一定要与学生进行内心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你的关怀、体贴和爱护,这样,无论你采取何种方法教育学生,学生都不会反感和抵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点说来非常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有最大感受的就是:作为一个好的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沟通时,一定要做到以真心换真心。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注意发挥情感教育的魅力,用爱心和关怀去感动学生,用他们争强好胜、希望有人欣赏的特点,发挥他们的才干,留意他们的“闪光点”,尊重他们人格,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关注他们一举一动,以爱心为前提,以理解做杠杆,以欣赏做动力,做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沟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表现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相互接纳,真诚相处,平等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并且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了诚信的道理;当教师给予学生爱心和温暖,使学生享受到人世间真情的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就懂得了奉献与关爱;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支持、鼓励,感受到友谊的力量,从而自信而坚强,这样的学生就会不怕困难积极上进;当师生之间不再有隔膜,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向教师倾诉,教师可以与学生自由交谈;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提供了满足,学生就形成了一些优秀的品质,如诚信、宽容、善良、同情、团结、友爱、尊重他人、自尊、自信等。
总之,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是双向互动的,一切良好的沟通都源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真诚的爱,只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能以心换心,用真诚换真心,那么你的一切沟通行为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