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区域游戏活动幼儿园观察记录表(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今天正在门口值班,这时梓嫣的奶奶来送梓嫣,告诉我说:“梓嫣昨天穿了一件衣服,上面带有一些很漂亮的珠子,可是小朋友们都把上面的珠子揪下来了,老师能不能帮着找一找,梓嫣不敢穿那件衣服了。”我听了以后回想起昨天,我和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我从孩子们手里拿到的那几颗漂亮的珠子,由于当时在做游戏我也没问他们,原来是梓嫣衣服上的。我告诉梓嫣的奶奶,我找找看但是不一定都能找到。
活动时我拿着昨天从孩子们手里拿来的珠子问小朋友们:“谁知道这些珠子是从哪里来的?”正航站起来说:“老师,这是梓嫣衣服上的。”“承泽那里还有,我刚才看到了。”伟凯看来没有得到,站起来告承泽。“老师,是承泽把梓嫣衣服上的珠子弄下来的。”承泽也不甘示弱的说:“还有悦晗、正航。”看来孩子们昨天已经为珠子的事情交流过,肯定还有的孩子手里拿着珠子,为了安全起见,我必须拿过来。我告诉他们:“如果是你捡到了,你可以还给梓嫣,让妈妈再给梓嫣缝到衣服上,好不好?”这时承泽从口袋里拿出两粒珠子给我。
接着我问小朋友们:“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珠子放在衣服上呢?”孩子们说:“这样衣服就会变得很漂亮、好看”“但是如果把衣服上的珠子都弄下来,衣服好看吗?。”“不好看”。“人们为了衣服好看有的在衣服上放珠子;有的衣服上放闪闪的亮片;有的放扣子;还有的放上小蝴蝶结这些都是装饰品,这些装饰品如果弄下来放在嘴里或是鼻子里都会发生危险,还会因为争抢这些漂亮的珠子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下午放学时我把找到的珠子交给梓嫣的奶奶,告诉她这些珠子在孩子们手里的危险性,并且希望家长把珠子先收起来。
现在孩子的衣服真是越来越漂亮,人们为了好看放上许多的装饰品,这些装饰品第一是比较小;第二是在衣服上很突出;第三是不结实有的是缝在上面,有的是粘在上面,当孩子来幼儿园时常常为这些小饰品所吸引,他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拿下来玩,如果是把这些小饰品放在鼻子、耳朵、嘴巴里会发生危险。还有的孩子上活动课时经常地在玩自己衣服上的小饰品,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孩子们会因为得到这些珠子争吵,为了安全起见,希望家长在给孩子购买衣服时,要选择那些简单的,不要太花哨,等孩子大了就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户外游戏时的表现
观察实录:
愉快的户外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在体能区开心的玩着。冯xx、张xx、王xx和张xx在草地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张xx当“鸡妈妈”,张xx当“老鹰”。鸡妈妈张开她的大翅膀保护鸡宝宝,老鹰捉了好长时间一只小鸡都没有捉住,几个人在草地上你追我赶,传来一阵阵的欢笑声。
张xx一只小鸡都没捉住,她跟王xx说:“我们换一下吧,我来做鸡妈妈可以吗?”换好后她对鸡宝宝说:“你们抓紧我,老鹰要来捉我们啦。”鸡妈妈张开翅膀紧紧的护住鸡宝宝,老鹰一会儿飞到这边一会儿飞到那边,突然有只鸡宝宝掉队了,老鹰发现鸡宝宝掉队了,扑过去捉住鸡宝宝,老鹰开心的说:我捉到小鸡了!
张xx对冯xx说:“现在轮到你当鸡妈妈了。”说完她跟张xx走到冯xx后面当鸡宝宝,“王xx,你还当老鹰来抓我们吧。”冯xx对站在对面的王xx说。鸡宝宝们努力地奔跑不让老鹰捉到,老鹰想把她们跟鸡妈妈分开。大家都跑得气喘吁吁,捉了好长时间,王xx对她们说:“好热啊我们去喝点水歇会儿吧。”说完大家一起去边上喝水休息了。
观察分析:
1、通过玩游戏,锻炼幼儿手、眼、脑及四肢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动作敏捷,反应灵活。
2、在整个游戏中,大家共同商讨游戏规则,遇到问题时大家一起商量并解决。孩子们轮流扮演老鹰、鸡妈妈、鸡宝宝的角色,她们笑声不断,玩√★√得非常开心。小朋友们在活动中知道自己调节,口渴了知道去饮水,玩累了会召唤伙伴一起休息。
支持策略:
1、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能有效避免危险、错误的游戏行为在游戏中发生。游戏中教师要关注体弱儿和能力较差的幼儿,遇到危险要及时提醒幼儿避让。
2、户外游戏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的运动量,根据幼儿的运动量,提醒他们增减衣物,提醒幼儿喝水,补充运动后身体流失的水分。
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中,更多的是集体活动,集体活动还会分为进餐,入厕等。
先来说说孩子们的入厕吧。
每逢孩子上厕所集合排队时,排在前面的孩子总是你推我挤,互不相让,都想排在队伍的前面,我们总是往往花大力气去维持队伍秩序。这种情况也让我很烦躁。今天也不例外,我负责早班的活动。“老师,他插队!”“老师他又插队!”面对孩子一次次的告状,我忙于且回答他们的:“别挤,站在哪里都一样,站第一有什么好呢?”
这时xx小朋友说话了:“排第一当然好了,还能离你近一些呢。”孩子的回答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争抢着站第一主要的目的是离得老师近一点,让老师能看到自己。”
仅此这样的小举动,让我总是站在了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不就排个队吗,不至于非要站第一。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心声,忽视了真正的原因。
换位思考是我又一份责任。
观察日期:5月8日
观察对象:王xx
性别:男年龄:3岁
观察时间:全天
观察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一日生活观察记录、解释与评价
自由活动时,他主动地承担起“椅子小班长”的责任,帮助椅子小班长摆放凌乱的椅子。
午饭的时候,他会安静地用餐,当吃到一半的时候,他会停下来说不想吃,当老师说到“班长要给大家做出好样子。”他会继续开始用餐,直到把饭菜全部吃完。
午睡醒了,他安静地躺着,不说话,不影响身旁的小朋友休息。要知道,在他不是班长身份的时候,他会在大家都睡觉的时候唱歌,不停地起来小便。
最明显的是,他的心情好于往日,与同伴的交往也趋向正常,对小朋友不再怀有敌意。从他当上小班长那天开始,班里由挑起的矛盾次数为零。
王xx对“班长”的这块牌子是情有独钟,当我给他挂上班长牌子那刻起,他就像了一个人一样:玩玩具、洗手、吃饭、与人交往都和善、斯文了许多,即使发现他有不守规则的时候,只要一说“哎呀,王佳晨表现不好,当不了班长了,‘班长’牌子要跑掉了。”他就会立刻表现得很乖。
于是我们三位老师就商量决定,一直由王佳晨来担任班长一职,让他一直以“班长”的特殊身份来约束和要求自己。
通过这样的尝试,王佳晨的表现终于有了可喜的进步。
最近一段时间,课上到一半时,总会有几个小朋友说小便,我怕他们尿裤子,便让他们快去。可是几天下来,我发现上课说小便的总是那几个小朋友,我就有些奇怪,今天他们几个小朋友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又说要小便,我便说让他们稍等一下,他们都说憋不住了,要尿到裤子里了,我便说让他们快去。这一次他们出去之后,我便透过玻璃窗看着他们,只见他们走的并不急,不象要尿裤子的样子,东瞧瞧,西看看,我便悄悄的跟了出去,站在教室门口远远的看着他们,他们走到厕所附近便不走了,几个人聚在一块说了几句话,我站在远处听不清说什么。看上去很高兴的样子。然后他们便开始边跑边跳着用手拍挂在彩带上的按摩球和充气玩具,笑容挂在他们的脸上,看样子玩的很开心。
玩了大约有五分钟左右,他们又聚在了一块,好象又在说什么,看样子好象说不玩了,我便悄悄的退进了教室。过了一会儿,他们兴高采烈的回来了。我问他们去干什么了,他们说去小便了。我告诉他们说我看见他们没有去小便,而是在外面拍挂在彩带上的玩具了。他们一个个一下子耷拉了脑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们想去玩,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组织我们全班的小朋友去玩。你们在上课时间欺骗老师说小便然后出去玩,这样做是很不对的。一是撒谎不对,二是影响了小朋友上课,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通过这件事我想了很多,是不是我们平时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太少了,导致了孩子出现以上的现象。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注意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同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孩子快乐自主的选择他们喜欢的活动。
白金是一个文静、懂事的小姑娘。刚入园时,她很少哭闹,总是在专心地玩游戏。当有的小朋友哭着想妈妈时,她还能拉着他们的手,劝他们不要哭,并和他们一起玩。然而,半个月后,白金的情绪突然有了变化:早晨哭着不愿来幼儿园。在幼儿园活动时,心里总是很不踏实,一会儿问老师“几点了?”一会儿又说:“我爷爷接不接我呀?”另外,她哭闹时有这样的特点:在教室喧闹或有其他幼儿哭闹时,她的情绪相对稳定;而在教室相对安静的情况下,她才闹脾气。由此我分析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使老师能关注她。根据这一分析,我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白金的要求,耐心地询问她有什么要求,需要老师怎么帮助她,并试图用游戏活动转移他的情绪。一般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常常要求老师给家长打电话。但她反复说的一句话是让老师把她家里的人--爷爷或叔叔叫到幼儿园。
当老师一再表示已打过电话时,她则坚持要求让人去叫,继而又说:“你们打电话他们也不会来。”言语中充满了失望与无奈。正是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经过向妈妈了解,我才知道:前几天,有个别孩子由于不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相应地早接一会儿,还有一些幼儿是生病没来。这一切白金都看在眼里,因此也想不到幼儿园或让家长早接。而每日当白金向家长提出上述要求时,家长总是采用哄骗的方法。如对她说:“哈吧,我们不去幼儿园了。我们早晨去散步吧。”结果转了几圈后,还是把她送到了幼儿园。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白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家长的欺骗行为丢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无论我怎样做工作,都没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孩子是被骗怕了。可见,家长失信于孩子的后果是多么严重。
找出问题,我便开始做家长的工作。首先,我向家长介绍了孩子近来的行为表现,并对她的心理做了分析,使家长意识到了自己的做法给孩子造成的伤害。经过与家长商议,决定家长每天早一点接孩子,并由家长与白金进行沟通。
当家长根据与孩子的约定,按时来园接她时,我又及时做孩子的工作,让她知道家长说话是算数的,应该相信家长。
一系列的协调工作,终于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白金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之后,很快进行了自我调节。几天后,她又像从前那样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并且在班里像大姐姐一样,带着小伙伴一起玩。
评析
让小班幼儿愉快入园,是幼儿园小班初期的教育目标。吴老师对此十分重视。
白金小朋友刚入园时,不仅不哭不闹,还能关心班上哭闹的小伙伴。但半个月后她却出现异常的表现,心情焦虑,一再提出要爷爷、叔叔到幼儿园来接他。经过了解,吴老师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家长对孩子的哄骗行为。
吴老师便着手做家长的工作,向家长指出错误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并根据白金目前的情况,建议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间上给一个过渡期,重建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家长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白金又愉快地入园了。
在新孩子入园的问题上,家长采用不正确的哄骗方法对待孩子是常见的。吴老师从白金的反常现象,找到家长教育上的问题,及时做了家长工作。这不仅对消除白金的心理焦虑起到良好作用,也对改善家庭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案背景记录:
我们通过对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观察发现,大班幼儿虽然自我服务较小班、中班幼儿要强,但是,部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严惩缺乏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幼儿责任感的形成是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纲要》中指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责任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我班活泼聪明可爱,幼儿的自我意识很强,大胆创造,在进行幼儿园物品管理中,老师在行为上是做到了每次总是强调小朋友玩好后及时整理玩具,但小朋友们每一次一到课间幼儿纷纷涌向自己喜欢的活动区,活动后都不主动自觉的收拾好活动室的物品,这样一来苦了老师,大大地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更是在浪费人力资源。该如何培养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二、教育对策与过程:
1、创设责任区:为了加强幼儿对他人、集体的责任感,我们创设了几个责任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把各种任务按要求划分成若干项,每一项落实到一个责任区,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分配给值日生,使值日生主动承担起责任区工作,以此让幼儿去体验“责任”的含义。值日生负责幼儿一日三次餐具的发放;负责给植物角的植物浇水,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等。
2、教师对责任区进行指导和评价:教师要幼儿明确责任区的任务要求;如幼儿要负责好自己责任区的卫生、整洁,物品的合理摆放,参与教师更换、调整该区材料等各项活动,监督指导其它幼儿爱护本区物品,幼儿每天入园后必须先整理好自己的责任区,然后再进行其它活动,每天定时对责任区进行检查。
3、掌握标准,及时评价:要使幼儿养成对自己责任区工作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培养费其责任感。我在对幼儿提出任务要求后,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坚持整体性原则,即每个责任区都要达到要求,哪个责任区出现问题,幼儿共同商量,最终解决。其次坚持差异性原则,即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同,评价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每个幼儿都有优缺点,对他们进行全面地、正确地分析,发现和表扬他们的长处和微小进步,同时指出不足,经常提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相信他们都有进步
观察内容:
今天中午李xx小朋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午睡的时候总是哭闹,我坐在李xx小朋友的床旁边拍拍他想把他哄睡,可是越是哄他,他越是哭闹不止,甚至他还把自己床上的枕头和被子抱着嘴里还说这:“给我拿塑料袋,我要带回家,回家。”我听了就对李xx说:“那老师给你拿来塑料底你把东西都拿回家那幼儿园就没有了。”“不来幼儿园了,我要回家。”“不来幼儿园就没有小朋友和你玩了,别的小朋友都来幼儿园了你就没有好朋友玩了,别的小朋友都去幼儿园交新的好朋友了没有人陪你玩了,爸爸妈妈也要上班不能陪你玩。”李xx小朋友听了小嘴撅起来都能挂油瓶了,“那我在幼儿园不要睡觉。”我看李xx小朋友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小朋友真可爱)“那老师抱抱好不好?”他来到我怀里我抱着他,哄着他慢慢地睡着了,等他睡着之后我他放到床上。
分析与措施:
分析:当孩子不停地哭闹想要回家的时候,小班的孩子在上学期的时候情绪容易不稳定,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不哭闹了,但是有的孩子还是会有哭闹的现象,当李xx哭闹要将被子和枕头带回家,孩子都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如果自己一个人在家就没有小朋友和自己玩了,当孩子哭闹着想要回家的时候我就告诉李xx小朋友自己回家之后就没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了,就会很孤单,让幼儿知道在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朋友陪自己玩在幼儿园里很好,让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