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创业故事大全(最新5篇)

这个世界几乎不合所有人的梦想。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温商创业故事大全(最新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成功创业故事大全5 篇1

飞科集团李丐腾

他说,不及时成功就是失败。——飞科集团李丐腾

李丐腾出生在温州的一个穷山沟,1993年那一年,他21岁,考上了温州大学,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无力供他上学,母亲还告诉他,“这是命,改变不了”。

李丐腾不堪被命运摆弄,书是读不成了,但他还是要到外面闯荡一番。

辗转多个行业,做过仓库管理员,修过摩托车,当过小贩,连番打击后,李丐腾决定找一个行业稳定下来,最终进入一家名为“日达”的剃须刀厂。

他脑子快,手脚灵活,责任心又强,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晋升为工厂主管,还常常跟着老板外出,这让李丐腾对这个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

彼时,剃须刀行业出现一轮价格战,剃须刀的批发价降了近50%,李丐腾建议老板做品牌,但老板却认为做品牌生死未卜,而靠着批发出货量大还是可以赚钱的。

说服不了老板,李丐腾无奈只好离开日达,拿着从日达赚的两三万块钱做起了剃须刀配件生意,为剃须刀厂提供网片的小生意,到1998年底,李丐腾赚了十多万元。

此时,李丐腾也认为自己具备了做剃须刀的技术基础和资金,于是于1999年创立了飞科电器——凭借科技,一路向前飞。

李丐腾也想过失败,但他不害怕失败,“穷人家的孩子就是这点好,享得了福,也吃得了苦,反正就算最坏也不过是与原来一样。”

当时的剃须刀行业封为两大阵营,外资品牌飞利浦等占据着高端市场,用户体验好,但是价格贵;国内产商占据着低端市场,价格便宜,但用户体验极差,被消费者戏称“拔毛机”。

于是,李丐腾企图在中间插缝,做一款用户体验好,价格又能让大多数消费者接受的剃须刀。

国产的剃须刀之所以称为“拔毛机”,是因为只采用单头,像飞利浦当时的一款双头剃须刀技术含量要求极高,国内厂家的技术无法做出来。

李丐腾在日达的时候,做剃须刀的技术就已经是同行中的翘楚,这次更是在四五个月做出来9套模具,采购上等的零配件,研制出了国内首款双头剃须刀,并通过了相关部门的质量检测。

李丐腾带着第一批产品去义乌推销,每只定价37元,是飞利浦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他觉得自己的产品这么好、价格这么低,而且是国内唯一的供货商,肯定会受到经销商追捧。

然而,却没有一个经销商愿意代理他的产品,国内当时剃须刀的批发价已经低至7元每件,经销商与供货商也是长期合作的老关系了,谁会理一个刚出茅庐的愣小子呢?

尽管李丐腾一再强调自己的产品是国内最好的的剃须刀,经销商们却始终对他抱有怀疑,无奈之下,李丐腾说出“卖不出不用付钱”的狠话,部分经销商便同意试一下。

没想到这一试,就试出了一片大好的形势,市面上飞科的剃须刀卖得火爆,经销商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要求订货,态度也越来越殷勤。

局势大好的情况下,李丐腾玩起了“饥饿营销”,如果一个经销商向他订购1000个剃须刀,他就只给对方发300个,告诉对方“缺货”,通常经销商害怕断货,就会紧急加订2000个。

营销战略让飞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订货的经销商也越来越多。2001年底,李丐腾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奔驰。

初尝成功的李丐腾决定开拓新的出货渠道,大型超市、商场是都市人采购中高端日常用品的地方,飞科也必须进入这个空白市场,不能只一味靠经销商。

这之后,飞科形成了以商超为主、以经销商为辅的渠道体系。

当然,李丐腾还在品牌塑造上更是坚持高举高打,早在2001年,飞科刚刚起来的时候,李丐腾就做了一个惊人之举——投巨资到央视黄金时段打广告。

李丐腾认为如果不一开始就打响品牌,随着双头剃须刀技术的普及,飞科将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事实印证了这一点,自从在央视投放广告之后,飞科的品牌地位迅速上升。

2003年,飞科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评为“中国剃须刀十大知名品牌”;2006年,它又成为中国剃须刀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唯一国内企业。

早在创业之初,李丐腾就提出“不及时成功就是失败”,那时,他通过一款拳头产品打开了尚处于空白的中端市场,但他必须让飞科扩张得足够快才能占住这个市场。

随着2016年的上市,飞科下半场的竞技挑战又拉开了序幕,李丐腾又会给这个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温商创业故事3:2000元到20亿温州人的生意经 篇2

吴云前为自己是温州人而自豪。他说,温州人从商的很多,这与地域文化有关。在温州,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才会被人尊敬。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会被大家瞧不起。

很显然,吴云前早已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尊敬。

如今,吴云前离开大连,把自己一个人派遣到北京。他将其定位为:第二次创业。

吴云前在北京的办公室位于长安街的高档写字楼。我们的采访,就在那个宽大的、洒满阳光的大房间里进行。他并不健谈,似乎有“选择性听觉”。会常常陷入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见你说的话。但是,一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又突然变得分外敏锐。也许,这正好与他的生意经相吻合:在他眼中,到处都是钱。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如何去赚钱。与己无关的事情,不予考虑。但是,又很善于从旁人漫不经心的事儿中挖掘出赚钱的契机。

2000元创业的故事

吴云前小时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他对正规教育不感兴趣,初中毕业后,就不愿意再上学,嚷着要做生意。那时候,家里有一个蛋糕店,做一些点心、月饼之类的甜品,一年也能赚一两万。父亲的打算是这样:读书是上上之策,万一不行,就回家帮忙经营蛋糕店。可是,吴云前的梦想,不是一个小店这么简单。他要创业,要到遥远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梦。

于是,他跟父亲借了2000块钱,跟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去了青海。那一年,他17岁。

在青海湖边一个小小的城市,他开了自己的裁缝店。那里没有百货公司、人烟稀少。他从兰州进布料,当了一个小裁缝。第一年,不赔不赚。他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创业,父亲回信说让他再坚持一年。第二年,赚了一万。于是,他不顾父亲的意见,把所有东西全部卖掉,还了父亲的2000块钱,随后来到大连。

我对他会做衣服诧异不已,问他从小是不是心灵手巧那种孩子。他否认。“我一点都不心灵手巧,比如说电器之类的东西,我从来不碰。如果别人能做,还是交给别人吧!那时候,不过是从一件最小的、别人最不屑做的事情做起。对我而言,那是个开始。”  做服装生意完成原始积累

1989年,如今矗立着百年城的地方,是一所小学。当时,19岁的吴云前说:我要把学校拆了,盖成全东北最好的商场。那时候,身边的朋友以为他在说胡话。从当时到2002年百年城正式开业,中间历经了13年。

延续在青海开裁缝店的经验,吴云前在大连开了一个小服装厂。他说,那个服装厂的性质跟现在的zara有点像。出货快,一个星期就能上柜台,什么好卖再做什么。逐渐的,服装厂越做越大,生意很好。

可是,吴云前并不满足。盖一个购物中心所需的原始积累,这样一个服装厂根本不够。于是,1992年,他把目光投向布料生意。大连是一个海岸城市,做布料批发、纺织品贸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做布料生意,比服装生意赚得要多很多。在有了一定资产之后,吴云前同时进行了两项投资。首先,因为城市规划,那所学校搬走了。吴云前在那块地上投资了30%的股份,成为了第二大股,但是,并没有控股权。考虑到这一点,再参考那时候北京的酒吧业兴旺、上海出现了钱柜。吴云前把二者相结合,在大连开了一个名为“空中布景”的综合娱乐场所。一层是主题餐厅,二层是KTV。

由于当地消费水平有限,并且没有形成健康卡拉OK消费的习惯,吴云前的第二个投资失败了。亏损了5000万元之后,第一大股宣布退出项目,趁这个机会,吴云前收购了它的股份,把原计划48层的大楼改成了八层,请著名设计师来打造这个全东北最好的购物中心。他说:“当我看到很多世界顶级品牌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将专卖店开到富丽华和香格里拉时,我看到了机会。我瞄准的,是那些最具消费能力的消费者。”

于是,在大连建市100周年的1999年,投资7个亿的百年城破土动工了。时任市长的__对于这个项目有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大连的瞳孔。2002年,百年城正式开业。

成功创业故事大全5 篇3

陈一舟:我是牛奶中的青蛙

数月前刚刚通过上市获得阶段性的成功,马上就要投入移动互联网的新战役,让陈一舟有点心烦:还没怎么过上好日子,又要摸爬滚打进入下一场战争了。

一年以前他的判断是,PC互联网这个生态链在全球范围内是分层的,做硬件的做硬件,做芯片的做芯片,做操作系统的做操作系统,还有做营销的,以及做互联网服务的。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里,大公司都在做垂直整合。留给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机会和空间越来越窄,作为中国主流SNS网站的操盘者,陈一舟为此忧心忡忡,如何冲出一条血路是2012年面临的棘手问题。

陈一舟不是互联网里最幸运的创业者,在奋斗十余载后他终于带领公司上市,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有了相对稳定的基石。因为早年创业时陆续因为缺钱吃了大亏,陈一舟一直都很注意保持公司的资金充裕,2008年融到大笔资金后,都让它们趴在账上没动,现在人人公司差不多有十几个亿的现金储备。

“我们就是温水中的青蛙,最清楚水温几何。还有一个说法是,牛奶中的青蛙马上要淹死了,一般的青蛙就不动等死了,有一只青蛙仍在不断划水,后来牛奶变成奶酪了,青蛙就能跳出来了。”陈一舟自比喻成牛奶中的青蛙,他觉得关键在于竞争中哪只青蛙划得最狠,脚蹼最麻利。

“时间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公司的历史比较长,别的本事没有,忍受寂寞的这个能力很强。另外,抓住机遇的能力也偏强,因为寂寞嘛,所以就必须得努力。”陈一舟说。

数字商业时代:QQ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社交平台,本身社交属性很强,去年腾讯成立了腾讯朋友,年底又收购了开心网,腾讯也在做开放平台,腾讯在社交方面的触角遍地都是。人人网与腾讯这两家公司社交属性都非常强,您如何看待你们之间的竞争?

陈总:可以说腾讯占领了海洋,我们占领了一些陆地,大家都根据自己的优势,他发展海军,我们发展空军和陆军,谁要竞争谁的地盘都不容易,腾讯是“企鹅”嘛,它占领海洋,“人”是地上站的。

数字商业时代:企鹅是双栖动物。

陈总:但企鹅的脚短走不快嘛,毕竟不是鸵鸟。

数字商业时代:收购开心对腾讯来说是否能让其在社交领域里加分?您觉得收购后效果如何?

陈总:我跟你们说实话,这件事在我心里面没有引起任何波澜,我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件事一点都没有改变我的任何决策。

数字商业时代:那什么事能引起您的波澜?

陈总:这个不能告诉你,我一告诉你就有人去干了,这就麻烦了,万一有人干了,真就起波澜了,我希望未来一两年不要起这种波澜,波澜不惊就好了。

数字商业时代:你对微博担心吗?

陈一舟:首先我觉得二者是不同的东西,任何东西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太容易长那么快了,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包括微博。人人网长的速度没那么快,但我们总是在长。目前人人网的激活用户数有1。37亿多,月活跃用户数从年初的2000多万,涨到现在的3700万。我觉得这是比较健康的。我们不关注其他公司怎么弄,只关心我们实名制的SNS这一亩三分地。我们相信这块地会越来越大,而且这是未来的趋势。比如,人人网现在每天有将近100万条的LBS地址定位信息产生,但是这个模式在微博上很难跑起来,因为名人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地址公开的。

数字商业时代:人人网继续发展,能抓到的机遇是什么?

陈总:你把我想象成那只青蛙,没看到机会的时候在不断划行,上方偶尔会有个救命稻草丢下来,这个时候我的舌头一定会伸出去把它抓住,但是即使没有救命稻草,我们也会非常勤奋的滑,以后我也能跳出去。时间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公司的历史比较长,别的本事没有,忍受寂寞的这个能力很强。另外,抓住机遇的能力也偏强,因为寂寞嘛,所以就必须得努力。

我们这个DNA没变,比以前稍微强点的是,手头的资金足够支撑我们不断划下去,有能量的不断供给,划的时间多了,上面掉下来稻草或者馅饼的几率就更多。我把目前的局面叫做价值的低谷,我不知道在互联网上还有没有掉下稻草或者馅饼的大机遇,我倾向认为这种大机遇会越来越少,值得打的牌越来越少,但是毕竟一个公司越大、实力足够强、人足够多,能看到的、能抓住的机遇就会越多。

我们是十年以上的互联网老公司,或者五年以上的老公司中惟一做社会化电子商务这件事的,而且做得也不算差,说明我们有抓住新机遇的能力,决心就可以铺进去,比别的青蛙铺得猛。

数字商业时代:你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兴起后用户习惯的变化?

陈总:我们看到一旦一个用户变成同时使用PC端和移动端,变成“两栖动物”后,会更多用手机登陆。

数字商业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陈总:短期来说我们必须要忍受寂寞,因为在无线互联网上赚钱非常难,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用户从PC上转到以手机为主的平台后,从短期看经济价值是下降了,但是你必须要承受这个压力。移动互联网真正的玩家主要就是谷歌等世界性的互联网大鳄,其他的人都是陪衬,包括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我一年前就有了这种观点,但是我们知道的早也赚不到钱,这让人很着急。

数字商业时代:运营成本增加了,但是广告主的投放没增加。

陈总:对,没赚成钱,但是这是所有的公司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在PC上赚钱很多的公司。

数字商业时代:2012年是各个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卡位年。

陈总:我相信在2012年中国互联网将会兴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股投资的浪潮,投向移动互联网。这个浪潮不是以新兴公司为主体的投资浪潮,而是以传统的已经在PC互联网做的不错的这些大公司在发力,内部增加投入。

数字商业时代:这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场竞争与以往相比会有什么不同么?

陈总:这一趋势导致的结果是,今年的好戏将会比去年更加有意思,将充满血腥的味道和戏剧性的事件。

数字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赚钱慢,会不会有一些大公司放不下这个包袱,割舍不下利润表上漂亮的数据,难以全情投入?

陈总:那就更没戏了。投入也不一定能成,但是不投肯定是不行,移动互联网这种特性会让所有的公司不爽。其实我们还没怎么过上好日子呢,就又滚到下一场战争去了,这是很烦人的事。

数字商业时代:人人会彻底放下包袱,投入新的战争么?

陈总:我们现在包袱少,反正不赚钱,那就接着亏,我们本来就是以造反派的名义干出来的,就接着造反呗。造反派的机遇可能还多些,我们个小,跑得快,这里不让转,就去别的地方转转。这么大的市场总有我们的立足之地。而且SNS还是个好东西,拥有最优秀的DNA。我们有这个东西,干得不错的话让这个种子长好了。如果我们混得不好的话,别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也认了。我最怕我们混得不好,别人混得好,这样的话就打自己屁股了。

成功创业故事大全5 篇4

福能刘佳勇

福能创始人刘佳勇很喜欢两个词:认真、任性。

认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任性能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刘佳勇的事业因任性而展开,又因认真而腾达。

成功的事业

自德国留学,刘佳勇就开始了他的事业。当发现当地人对中国某些产品需求强烈,一直梦想暴富的他决定抓住机遇,大干一场。

刘佳勇利用业余时间与学生会副主席老宋合伙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提供中国商品。由于社会关系和人脉资源广阔,常有人慕名前来询货。

一次,一个德国校友找到他:“现在德国市场上有种产品特别走俏,叫太阳能,而这种东西大多在你们中国生产,能搞到吗?”此时,涌现在刘佳勇脑海的是家家户户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他告诉校友,只要是中国货,我什么都拿得到。

然而,回去查询资料刘佳勇才发现,校友说的是光伏发电组件,在2004年的中国,这样的生产厂家只有六个,而且又小又简陋。当时正值光伏电池市场膨胀时期,产能不高,订单却应接不暇。

由于采购困难,刘佳勇不得不一再延迟交货,最终一笔4000万欧元的订单流产了。“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迎面袭来的光伏浪潮和其中所蕴涵的巨大商机。这笔生意没做成,但我抓住了这个浪潮。”

刘佳勇集中精力发展他的光伏事业,借助互联网搜索,找到光伏产品需求强烈的客户,建立联系,争取合作机会。因为始终产量达不到,大批量进货有一定困难,刘佳勇不得不将目光又放到小企业和散户。

凭借自己的社交强项,刘佳勇很快打破了以往的僵局,一年时间就成了百万富翁。“当一个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身处其中的人会感觉进了一个大漩涡,不由自主被推着往前走。”

然而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2006年一家企业的注资,使得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刘佳勇决策权被淡化。

与此同时,德国光伏市场安装量逐渐下滑,公司整体利润受到影响。自此刘佳勇从公司退出,只身前往西班牙考察,寻找机会另起炉灶。

也许是刘佳勇对命运的笃定,不久他遇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看中西班牙光伏项目开发领域的广阔前景,转手成立了新公司。半年时间就收到好几个几百万的大单。

看客本以为这一次将会迎来刘佳勇事业的鼎盛,然而在他而立之年,因市场决策分歧,刘佳勇再一次退出公司。距创立之初才一年左右光景。

2007年,借着西班牙太阳能行业的大潮,刘佳勇独自成立了福能新能源公司,一直发展到现在,他已经是亿万富翁。

要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刘佳勇自然是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之后的三年时间,他尝试过各种办法扭转不利局面,都没有效果。但他那好似倔强的“牛脾气”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既然无力挽回,他只想尽可能把公司进一步做好。

“人只能顺势而为,不可以逆水行舟。当整个市场大环境像自由落体一样滑落的时候,再做任何挣扎都是没有意义的。”

回馈社会

福能的成功帮助刘佳勇完成了财富积累,年近四十他,又发起了另外一次创业——创立PVGO平台。他说,与此前创业的动机不同,前面更多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这一次是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似乎每位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都会走过这样的心路历程:“当你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回馈社会。”

据历史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达749万人,每年大学毕业生和失业率都迅速攀升。对大学生而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而刘佳勇创立PVGO的初衷就在于此,他想帮助大学生走出“毕业即失业”的困扰。

PVGO平台通过不断发起与全国各高校的合作,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校园行活动,扶植学生创业项目。并组织金牌培训营,遴选优秀大学生进行创业/职业能力养成培训。

刘佳勇想帮助中国大学生,尤其国内二本、三本甚至大专院校的大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定位。他常常在讲课时,把自己生意场上得来的方法论交给他们,传递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情怀”已经是一个被用烂的词,但是都没有体现出它真正含义。企业家的使命是赚钱,但在满足这个需求之后,就想做一些其他有意义并且回馈社会的事情。”

不任性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不认真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成为亿万富翁以后该做什么。

创业励志故事 篇5

日本有位叫木村的果农,看了《自然农法》这本书后受到启发,想种出不施农药、肥料的苹果。颗他没有想到,这仿佛是冲向地狱之路。

刚开始他仅选择一部分果树尝试新的种植方法,两年后,他便下决心停止使用农药。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危害苹果树的害虫不计其数,不使用农药,果树上不长果子专生虫,树上满是各种蛾的幼虫,怎么抓也抓不完。比比别人更加悉心照料果树,为了除尽专门吃苹果树初春嫩叶的花芽和褐卷叶蛾、乱纹苹果卷叶蛾,还有会啃食叶子的尺蠖、蚜虫,以及危害果实的螟蛾幼虫和介壳虫等,木村带着全家人没日没夜地在不开花、不结果的果园里,用双手和塑料袋抓害虫、喷洒醋液,但苹果树却惨不忍睹,斑点落叶病肆虐,果树简直变成了昆虫的天堂。枯萎的苹果叶不断掉落,苹果树不开花,就更不结果了,收成等于零,而且情况一年比一年糟糕。

苹果园的惨状令木村一家七口生活穷困,父母业余木村断绝关系。木村几乎变卖了所有的东西,四处借贷,一贫如洗。

而生存不断地思考着解决的方法,常常站在苹果树旁静默地看着,有时甚至对苹果树说:“对不起,我让你们受苦了,你们不用开花,也不用结果,只求求你们不要枯掉。”

他的果树不开花,就没有密封;他树上的虫还会飞到别人的果树上,这引起邻人极大不满。当地果农给木村取了个绰号:灭灶,意思就是炉灶的火灭了的意思。如果一个家庭炉灶都熄了火,就代表一个家支离破碎,家人走投无路了。对木村家来说,这是极大的侮辱。

果树越来越虚弱,木村在绝望中跑到山上,想轻生。在轻生的一刹那,他看到野生的栲树,活得极为健康,他忽然顿悟,树完全可以自然生长的。木村带着无比的希望,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又开始了新的尝试。木村在果园里大量种大豆,大豆根部密密麻麻的根瘤菌增加土壤里氮的含量;开始种植杂草,让小昆虫、小动物进入他的果园,让植物和动物去建立它们的生态系统;他用自己调和的醋当做农药。终于,在停止使用农药的第8年,果树开除了7朵苹果花,其中有两朵结了果。那两个苹果是那一年的全部收成,木村把苹果放在佛堂祭拜后,全家人一起分享。这两个苹果好吃得令人惊讶,木村看到苦尽之后的曙光。相隔9年之后木村的苹果园再度开满了白色的苹果花,第11年他的苹果园大丰收了。

木村在种出不依赖农药和肥料的苹果后,越来越多的人听到她的故事,想尝“好吃到令人惊讶的滋味,哪怕只有一次都行”的人有增无减。东京一家高档法国餐厅里,总是人满为患,要预约用餐起码得等半年。这里的招牌菜就是“木村的苹果汤”。主厨介绍说:“这种苹果居然不会烂,可能是汇聚了生产者的灵魂。”木村苹果成了当地最好的苹果品牌,非常畅销,这让当地果农非常惊讶,自愧不如。

日本的苹果栽培史有120年,之前也有许多人尝试过无农药、无肥料的栽培,都失败了。大家都是在尝试四五年后,放弃了。木村却像个傻瓜一样,苦撑11年。那是生命淬炼出来的智能,那是全心付出后得到的甜美果实,那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精彩顿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