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8篇)

轶事典故 篇1

作者受疑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盛唐处士朱斌所作,名之曰《登楼》,其依据是盛唐太学生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国秀集》是现存最早的唐诗选本,在这本集子中还选录了王之涣的诗三篇,唯独没有《登鹳雀楼》一诗。倘若朱斌的《登楼》诗是王之涣的作品,这种冒名顶替或编者的张冠李戴必为当时文坛所不容。清康熙年间修纂的《全唐诗》虽收入了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但又加注云:“一作朱斌诗”;同时也收入了朱斌处士的《登楼》诗,亦在诗下加注云:“一作王之涣诗”。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注《登鹳雀楼》诗曰:“此诗作者一作朱斌,题为《登楼》。”

也有人认为此诗的作者是王文涣。因为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王文涣何许人也,沈括没说。然而鹳雀楼上确刻有署名“王文涣”的诗篇。当时的彭乘《墨客挥犀》和李颀的《古今诗话》也有相同的记载。

王诗朱领

《登鹳雀楼》刚刚问世之际,人们只觉得此诗朗朗上口,意境非凡,并不知道作者是谁。那个年代是一个以诗取士的时期,女皇帝武则天,读到此诗以后,也是喜不自禁,于是就问亲信大臣李峤:是哪位才子写下了这首绝句,朕要好好封赏他。李峤一听,心生邪念,当即回答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女皇帝立刻将朱佐日召来,赏给了彩绸百匹,并赐封了御史官衔,以示对天下才子的嘉奖和恩宠。

而此诗的真正作者王之涣,却因为无人器重,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后人为他打抱不平,于是,又演绎出了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在酒楼伶人中打赌赛诗,最后王之涣拔了头筹的故事。这就是有名的“旗亭画壁”,在元代还被编成了杂剧上演。

名楼赛诗

尽管鹳雀楼上面题有王之焕的千古绝句,但后来的诗人总是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了一首首佳篇美文,似乎要与王之焕一比高低,于是,鹳雀楼成了唐代诗人的赛诗楼,留下了许多才情洋溢的作品。

畅当是河东才子,曾应征从军,后来中了进士,终为果州刺史,颇富诗名。其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见畅当《登鹳雀楼》)

耿潍,字洪源,是唐代河东(今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曰:“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耿潍《登鹳雀楼》)

司马札是晚唐诗人,其诗曰:“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司马札《登河中鹳雀楼》)。晚唐,政治上宦官专权,藩缜割据,朋党内讧,裙带成风。很多有才华的诗人沦为江湖游子,司马札就是其中的一个,同样是落魄文人,面对暮气沉沉的时局,晚唐诗人们早没有了盛唐诗人的豪气和浪漫,自然而然,在他们的眼中,鹳雀楼不再是当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胜境,而变成了一处烟云笼罩、阴影重重、夕阳日短、草木萧条的伤心之地。

旧址新建

鹳雀楼始建于公元557—571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建造,为一座军事戍楼,历唐经宋存世约七百余年,于元朝初年毁于战火。数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只能望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空留遗憾。2001年7月,永济市根据历史资料,在其旧址附近恢复重建鹳雀楼。新楼于2002年9月正式对游人开放,使慕名而来的游人得以重新体味古人的登临之感。

登鹳雀楼诗文解释: 篇2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相关练习题: 篇3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rì huánɡ hé ɡāo shān dà hǎi

qiónɡ rén má què lóu fánɡ yù yào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篇4

一( )楼 一( )河 一( )红日 一( )绿叶

一( )山 一( )人 一( )诗人 一( )老虎

教学过程: 篇5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

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

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

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

二、理解古诗意思

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

4、我们看着黑板上的。诗,听着音乐,配上手上的动作,现来读读。

5、谁愿意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做好指读姿势。

三、读文后识字

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字词课件)

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

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

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

师:这些变红的字词,回去了,你还认识吗?

点击变红的字词,回到诗中,边点击生边读。

4、出示词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还认识吗?

(生字卡)黄、入、海、流、千、更、层、楼、

5、生字宝宝见到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

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看看还认识他们吗?

6、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2到3人背。

四、指导书写

1、过渡语:太阳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诗句里的字会写就更好了。

2、学习新笔画:竖折

板书:竖折

3、看哪个字用上“竖折”了?“山”

4、观察“山”字的结构,两笔与“竖折”的关系。

带着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山”。

5、在田字格中临写“日”。

观察“日”的结构、笔顺、感知“日”的笔顺。

总结:先里头后封口或先内再外。

6、自己喜欢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

五、作业

将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登鹳雀楼》创作背景: 篇6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注释 篇7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意画

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译文

现代文译文之一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现代文译文之二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篇8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讲这一首诗,是针对妈妈讲的。通过这首诗的讲解,目的是要如何教孩子读诗背诗。

有画的诗好领会。现在有绘画本的唐诗非常好。但是好多妈妈让孩子背的时候重在文字上了。我个人认为要把重点放在画上,让孩子先读画,就跟看小人书一样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才好领会。

最好的办法是让孩自己画出来。要让孩子自己画出来----当然是简单的画,因为绘画本上的画毕竞是作者的画是编者的事,不是孩子的画。读书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书不要求同,求同了就不是书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读出自己的味道就要先画出自己的画,画在胸中了,诗就在心中了。那才是自己的东西,这才叫掌握。光背出来还不叫真正的掌握。

我们讲中国的汉字就是一幅画。诗是把很多的字组合在一起,这样,诗就是连环画了,是动漫了。就可以在读诗的时候,不至于看到一块块的字,而是一幅幅具有动感的画。

我们不要简单的区别什么山水诗,言志诗,从根本上来讲,诗以言志。诗人常会通山水风景来表达情怀志向,同样,也会把情怀志向融炼于山水风风景之中。古人写诗从来没有为写景而写景的,也没有简单为言志而言志的。

白日依山尽,重点在依山尽三个字,依就是山中有云,云有有山。依是相互作用的,就光与影,影与光一样。我们可以体会出一种动感:不知山生云,还是云依山。这就是第一句。

黄河入海流。我们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鹳雀楼,作者上了楼就看到了黄河。远远的来,远远的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我们要让孩子去想象天际流、碧空尽的那种意境。一条白练远远的'来,又远远的去。有妈妈说孩子问了什么叫世界?世为时间,界为间。我们这个时候看到到就是一个动静合一的世界。白日依山尽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动的不是那么快,那么匆忙忙。白日依山,云与山的关系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越近越动,越远越静,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的。我们眼前的动的就快,远一点的动的就慢。我们在近处看飞机划的一下就过了,看天空上的飞机慢的比蜗牛。读诗要细品。

金刚经的开经偈的第一句“无上甚深微妙法”,什么叫甚深呢?就是要入细入微的去体会。这样子体会,才能发觉动与静的关系。这个白日依山是有静有动、有动有静,并且是有层次的,近的在动,远的如静。

我们要看到这一层深意:静中有动才是大动,动在有静才是大静。比如于无声处听惊雷。突然一个炸雷才是真响,要老是轰隆隆的你也就麻木了。同样的道理,黄河入海流也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是远远的来远远的去。静是什么呢,我们站远了看河是静的,看不到动的。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理?站远了看河,只是一条白练,是静的。动,是心中动动,静是眼中之静。

那么我为什么要讲世界呢?这个动静之中就体现了世界--时间与空间。时间在过,空间在变;时间不动,空间未变。看那黄河还是那黄河,入海而流,空间是没有变的;你看那白日,还有高日也是没有变的。时间在变与不变之间变化,空间也在变与不变之间变化。

欲穷千里目。这个目是指眼力吗?眼力能穷尽吗?不能。穷就是极目力之所极。金刚经的时候讲过有五眼:肉眼、慧眼、天眼、佛眼、法眼。我们不知作者讲的是什么眼,但可以肯定作者讲的是意象中的眼,可以理解成胸襟、气度、智量。要把一个东西看清楚光靠肉眼是不行的,

要有胸襟、气度、智量。有了胸襟、气度、智量了,说不定就有天眼、慧眼了,名称不一样而已,但内质是一个。

更上一层楼。这个楼是有形的,是诗中表达出来的,但更是无形的。不要简单的理解成有形的,如果理解成有形的,你就是上了东方明珠,上了珠穆朗玛峰,你的肉眼也尽不了千里。而是。

浅一点讲是站的高看得远,要看得远必定站的高。但甚深一点讲,这是讲心中之楼、法中之眼。心量够宽了,智量也就大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