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语文重要复习知识点深度归纳通用9篇

学习与坐禅相似,须有一颗恒心,静下心来,将心思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解决更多的考试难题。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高考高三语文重要复习知识点深度归纳通用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 篇1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线索: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文 言文阅读板块 篇2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

(建议:回归教材1---5文言课文)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

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何、乎、乃、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可以看《知识清单》,默写义项;同时回归教材1---5文言课文)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翻译得分点)。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直译,字字落实,通顺无语病)

5、断句,明大意,抓标志,

6、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7、归纳内容要求,概括中心思想

8、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高三语文重要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3

1、古希腊:

①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著有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②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古希腊戏剧家,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意大利:

①但丁,意大利伟大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叙事长诗《神曲》

②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重要作家,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3、西班牙:

塞万提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堂·吉诃德》是欧洲最早的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讽刺了灭亡的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

4、英国:

①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四部合称为四大悲剧)。

②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长篇政治讽刺诗《唐璜》。

③狄更斯,十七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

5、法国:

①莫里哀,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代表作《悭吝人》《伪君子》均为讽刺喜剧。

②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描写于连野心勃勃的长篇小说《红与黑》。

③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④雨果,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和代表作家。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⑤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和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6、德国:

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

7、苏俄:

①普希金,俄国诗人、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之始祖。诗《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和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②果戈理,十九世纪俄国秀的讽刺作家。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长篇小说《死魂灵》。

③屠格涅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父与子》、散文故事集有《猎人笔记》。

④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⑤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⑥高尔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⑦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代表作是自传体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美国:

①惠特曼,民主诗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杰出的代表。《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

②欧·亨利,美国作家,短篇小说《麦祺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③海明威,美国现代小说家,《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

9、印度:

泰戈尔,近代印度诗人。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沉船》和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10、日本: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伊豆的舞女》《雪国》

高三上学期语文练习试卷 篇4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

贴近生活,注重应用性。语料的选择和设题贴近学生生活,重视考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字词等基础有回归教材的倾向,但也不囿于教材范围。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摭(zhí)拾 哄笑(hōng) 擎(qín)天柱 钻(zuān)木取火

B.屏(bǐng)息 包扎(zhā) 夹(jiā)克衫 言之凿(záo)凿

C.孱(càn)弱 牌坊(fāng) 干(gàn)细胞 铩 (shā)羽而归

D.吟哦(é) 皲(jūn)裂 胳(gā)肢窝 蜚(fēi)声中外

答案:D【解析】考查辨析形近字、多音字、常见易读错字语音的能力。A“擎(qíng)天柱” B包扎“zā”。“夹(jiā)克衫”不读第二声。 C“孱“chán”弱”,注意:孱(càn)头,意同音异,比较特殊。“干”是多音字。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来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答案:B解析:考查对常见字词正确书写的辨析,同音字、形近字为主。A “精粹”。 “粹”,《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①纯粹:粹白,粹而不杂;②精华:精粹。“萃”①聚集:荟萃;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出类拔萃;③姓。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精粹”一词应是“粹”,而不是“萃”。C“舶来品”。“舶来品”原指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载运而来,故名。引申为国外的东西,即从外国传入本国的意识、物品、语言等。可以是一种文化,也可以是本国没有,从外国引进来的东西或技术 。比如“沙发”、“浪漫”、“巧克力”等词语。D“出其不意”。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后也泛指出乎别人的意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答案:A解析:成语题主要考查三个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对象,语言环境和语体色彩。A“推托”意思是“借故拒绝或推辞。对象多为别人请求的事情。”用在此正确。B“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例如:这些措施不只发展了经济,还保护了环境。“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例如:大笑不止 叫好不止 ,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例如:不止一回, 不止一个人。

C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使用对象有误。注意比较: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指平淡适中。多用于关系,市场等D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显然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答案:C解析:A否定不当,应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去掉否定词。B选项中搭配不当, “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社会矛盾”不能和“分担”搭配 D选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音像制品”后面,应接中心语“的人员”。

5、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师傅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傅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傅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傅,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傅回答:“ 。”

参考答案: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解析:这道题的形式是扩写题,实际上考查寓意的概括。参考答案是从人生的经验角度看。我认为另一个答题角度是从不同的人生阶段看:人在高处时候要小心,在低处的时候也要小心。围绕这两个角度去写寓意,写明为什么应该小心即可。

6、根据下面的内容,填写信的正文,内容不超过90字。(4分)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xx来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此致,

敬礼!

店主xxx

X年x月x日

参考答案:

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

您的衣服已经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xxx,邮资由我方承担。欢迎再次惠顾。

解析:本题考查实用文语言应用能力。实用文终于重出江湖,体现生活化实用性的特点。这次主要考查内容是否得体,未考书信形式。注意店主的身份,首先要致歉,然后简单交代清楚事件的经过、处理的意见和具体的措施,要注意礼貌用语。

7、仿照下面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事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4分)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得歌声么?

参考答案: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解析:本题延续了浙江省近几年的常考题型,考查仿写的能力。首先结构句式要和例子相似。然后分析一下例子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月亮”落在“湖水”,“鱼”打碎“月亮”。最后一句话抒情结束,引用了和月亮有关典故。注意不得使用原句的意象。选择三个相互之间关系类似的事物来仿写即可,如示例中的“鸟儿”、“繁枝”、“花”。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今年小阅读依然选择了社科类文,主要考查点还是信息的筛选和概括,但更侧重于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转换,因此此部分的难度有所提升。文学类阅读部分,今年浙江省几乎毫无悬念地考了小说,而选择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则是题材上的一个突破。这篇小说题材现实,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明确,可谓通俗易懂。设题也比较典型,体现了小说赏析的基本要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较早地关注视觉文化。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象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创作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了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大声疾呼,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央视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为近90亿,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接近这个数字,这个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就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观感,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让眼睛学会思考》,有删改。)

8、 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凭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

B.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得画面深深的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楼的标识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精神的关键。

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作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答案:B解析:ACD选项在文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表述,A信息采自第二段第一句和第三段最后一句,C是对第三段中这位教授的感受语语意的解读,BD主要信息来自第二段的理解,比较之下,D句表述符合文意,因为作者对同济大学的教授的说法持肯定态度,“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可以看作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而从“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象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这句话看,B项说法是对同济大学教授的否定,因而错误。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本文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观看,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深刻反思的复杂文化现象。

B.本文引入多个学科的知识,从多维视角来考查视觉文化与现代化各方面的广泛联系。

C.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后工业社会必然产生只有“纯真之眼“的影像文化文盲。

D.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

答案:D解析:A 信息主要来自第一段,第五段和第七段乃至全文的意思的概括,B主要信息来自第一和第五段C综合了第二段和第四段信息的意思并有一定的推论,文中所谓的“纯真之眼”是相对于主动发现的图式透射的看来说,是被动的直观的看,而这应该就是影像文化文盲的特征,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产物。不符合原文的一项应该是D选项,对应的信息在第六段,意思的转换有误,原文意思是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转向平面化,碎片化契合了人们的视觉快感要求,从而产生更大的商业利益。而转换成“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因果关系牵强,“必须”说法太过绝对。

10、 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

答案: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主动发现”是指个人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的,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解析: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主要信息集中在文章2,3段;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四段。首先要解释为什么不矛盾,然后分别说明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走眼

王伟锋

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赵老板内行,眼力好。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

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自此,赵老板名声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看过,沉吟片刻,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

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免谈。”

“收了。给客人添茶。”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客人走后,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

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

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

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当众说明,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

(本文有删改)

11、 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参考答案:(1)自信、沉稳、果断。(2)强调、不容置疑。(3)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

解析:人物心理,需要还原上下文人物的语言情景去仔细揣摩分析。赵老板“反复把玩”后“淡淡”说了“能收”两个字,表现了他的自信,简短的话语也表现了他的果断沉稳。而在他确认之后隔壁老板提出了疑惑,这自然会使他有些许不悦,后面的“朗声”也体现了这一情绪,同时不加解释,只是又说了一遍“能收”,反复产生强调效果,表现了他不容置疑的态度。

12、“买玉”的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以为赵老板会走眼,结果是李老板走了眼;以为价值在玉,其实价值在盒,造成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2)赵老板在钧瓷鉴定中表现出来的眼光,以及在收玉盒端详良久的细节,这些铺垫使结局合乎情理。

解析:。情节赏析题。首先需要明确欧亨利笔法的主要特点就是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多为悬念设置,情理之中指向伏笔呼应,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即可。

13、 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3分)

参考答案:(1)自感技不如人。(2)自觉羞愧。(3)不守行业规矩,终究难以立足。

解析:分析概括题。同样需要我们通过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去分析。(1)(2)两点是从人物的心理角度说,第三点则深入一层揭示出实质。

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

参考答案:(1)“走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走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3)“走眼”在文中具有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

解析:题目作用分析探究,当从结构形式内容几个方面作答,按照“线索+内容概括+手法效果(深化了文章主旨等)”答题基本套路,一般能答到点子上。

15、 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5分)

参考答案: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

解析:人物形象赏析和主旨概括。本篇小说人物形象并不复杂,小说开篇即已点出赵老板的经验丰富,业务娴熟。接着主要是通过两次鉴赏古玩的事件刻划人物的形象。不仅印证了“内行,眼力好”,而派伙计观察卖玉的人看出他善于洞悉人心,不拆穿李老板行为说明他为人厚道善良。小说主旨则以小见大,由个人上升到社会。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仍然选了序,重点记叙欧阳君为人为文品行,借作序为其立传,虽不考人物传记而笔法接近。诗选了两首,唐宋各一首五言绝句,体现了唐诗重情韵,宋诗重思理的特点,诗中的“猿啼”“伤春心”的典故可谓常见。考查重点定位于“两首诗歌抒情手法的差异”,需要相当的诗词素养和答题技巧。论语部分考查点重在理解孔子的思想,对孔子“直”(正直)观点的理解与分析。于细微处可见人生修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①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③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至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道,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①窅(yǎo):怅惘。 ②汩没:沦落。 ③欧:通“瓯”。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盖其性所多也 多:超过

B. 由是振发於乡里之间 振发:显扬

C. 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司:执掌

D. 皆可征于集 征:验证:

答案:A解析:文言实词题,重在文章的语境中去理解,多考古今异义。如果选项中出现的含义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多是错误的。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随人而问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 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C. 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答案:C解析:文言虚词。C两个“于”,都是介词,表示“对于”; A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B第一个“者是结构助词,翻译为“……的人”,第二个“者“是语气助词。D选项第一个 “以”是“用来”,第二句 “以”表示“凭借”。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

B. 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著名的文士。

C. 欧阳行周写文章词语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通道。

D. 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故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

答案:B解析:“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一句错误点设置来自“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他十来岁时,在村里没什么人能让他喜爱的),和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有“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此题设置的错误点大多是文中细节,其实考的还是文意的准确理解。

19、用“/”给文章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能识真

解析:断句时应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再依据对上下文的理解破解难点。本题借助断句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句首发语词“且”,可先行断开。再利用文言的四字句式断开“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本段有两处是可断可不断的。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3分)

(2) 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4分)

答案:(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

(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荐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解析:翻译时尽量以直译为主,要关注重点词语、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强调字字落实,力求表达通顺。第一句翻译时要抓住“奈何……欤”这一反问句式。第二句要注意省略句的特点,翻译时补上主语“他”宾语“人才”。

参考译文:

欧阳先生出生在福建的 乡下,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不跟一般的小孩一起玩,经常独自行动。10来岁时,对村里没什么喜好;每当看到河边山脚有美景之处,内心里感到很高兴,常常拿着 一本书,在那些地方流连忘返。等到天清月明,有时很晚了还留在那里,不能放下,不知道自己到了那里,可能是他的性情喜欢赞美美好的事物吧。还没认识几个 字,跟着别人词句,假如有一句话符合他的心意,整天高兴,一直边走边吟诵,不知道会走到那里。父母并不了解他的志向。常对人说,这孩子不懂事,将来恐怕要 沦落为饿肚子的。不知道到底是吉还是凶?村里见过世面的人,都祝贺他:这是你家的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过于担心呢?从此之后,每天只是读书,叹服圣人 的教诲,仰慕孝悌感化,追求礼节和忠孝,只怕自己比不上。提笔写文章,语言秀丽,思维活跃,都是别人不曾写过的,认为为君之道很简单,从此在乡间闻名。建 中、贞元期间,他的文章很出名,整个福建没有人能超越他。

当时,原来的承相常衮 来做福建的观察使,他有文章闻名远近,又生性喜欢提拔后生,在出生寒门的年轻人中选拔,怕找不到。欧阳君到的这一天,他把欧阳君比作芝英,欧阳君每写一篇 文章,都会得到赞赏奖掖。一有宴请,一定会叫上他。欧阳君谦虚,行动不逾越礼节,常公了解他,一天天加深。欧阳君的名声在江淮间越来越大,甚至都城都知道 他。当时人们都说常公能识英才。不久陆相贽考取贡举,搜罗天下的好文章,选拔人才的风气前所未有,所以欧阳君也名列其中。跟欧阳君经常在一起的,有韩愈, 李观等。等到欧阳君和数百杰出人物死后,人们到现在还佩服他们。欧阳君的文章清新自然,没有套用现成的,才华不曾困泛。他精通理,所以说话详细严谨;抒情 真切,叙述详备:应该是当代文章的典范。他死之后,没有人能继承。

欧阳君跟我有故交的情 分,还是远亲。所以他编文集中的文章大多是我伯舅写的,如《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如《与郑居方书》,都可以放在文集中。所以我很小的时 候,就在外家之门认识了他。大和年间,我做福建团练副使时,他的儿子从南安到福州,给我欧阳君很多文章和诗作,请求我写序言。我答应了他,可是迟迟没写 成。欧阳价没有文章留下,又死得早。大中六年,我又做观察使,让手下去找他的后代,于是找到他的孙子澥。不能让他的文章就此失传。我为文集写下这篇序,也以此来 完成他子孙的愿望。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三峡吟

(唐)李端 (南宋)徐照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2分)

答案:猿声,解析:这道题基本送分,稍懂意象常识即会。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参考答案:(1)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2)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解析:考查抒情手法,大体来说,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重点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等)。难点在“第二首以理写愁”,需要了解唐诗重情韵,宋诗重思理的特点并结合诗句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论语公冶长》)

[注] 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 ②醯(xī):醋。

23、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 观。(1分)

答案:择友。解析: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不难概括。

24、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答案: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没有就说没有,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

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是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

解析:第一问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文段内容的理解,读懂文意是前提。第二问是侧重表达自己的看法,点出孔子的观点及目的。两题都要扣住孔子的“直”来回答。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欲罢不能。(《论语》)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3)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 。(欧阳修《秋声赋》)

(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白居易《琵琶行》)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念桥边红药, ?(姜夔《扬州慢》)

答案:(1)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3)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冷月无声,年年知为谁生。

解析:考背诵,更是考默写,所以不要写错别字。

高三语文重要知识点 篇5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基础知识板块 篇6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见字的字音

2、识记现代汉字常见字的字形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4、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快速判定法:主干看搭配残缺,看并列名词,看并列动词,看否定,看介词,看数量词,看关联词,看两面词,看和字短语……

论述类文本阅读

重点考查重要概念、重要句子、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整合三个小考点。具体命题时紧扣文本,不引申、不拓展。

了解高考命题设置的干扰类型和设置干扰项的方法做到耐心、细心

高三语文复习知识点 篇7

中国古代文学

1、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哈克贝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2、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逍遥游》。

3、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人独立创作诗歌的开始,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叫楚辞,又叫骚体诗。他用这种诗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另有代表作《九歌》《九章》《天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他的纪念日。

4、我国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教育家是荀子,原名荀况,代表作是《劝学》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八种体例,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年间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因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战国策》是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订的国别体断代史。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

8、《出师表》《隆中对》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9、“三曹”是指东汉建安时期的父子诗人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曹丕的代表作有《燕歌行》,曹植的代表作有《七步诗》《白马篇》。

10、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散文有《桃花源记》,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11、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南朝宋代小说家刘义庆写作的《世说新语》。

1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3、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

14、“初唐四杰”指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15、唐诗《回乡偶书》《登鹳雀楼》《凉州词》《春晓》《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分别是贺知章、王之涣、王之焕、孟浩然、王维。

16、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17、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其中韩愈为首。

18、杜甫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9、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20、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作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1、《阿房宫赋》和《清明》诗的作者是杜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

22、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柳永和南宋的李清照(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代表词作分别是《雨淋霖》、《声声慢》。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苏轼号东坡居士,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名作有《赤壁赋》;辛弃疾号稼轩,代表词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我国第一部也是的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24、《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六国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的作者分别是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

25,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集是《梦溪笔谈》,由北宋沈括用笔记体写成的。

26、《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陆游的代表诗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钗头凤》。

27、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高祖还乡》的作者分别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睢景臣。

28、“明清四大奇书”(又称中国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29、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

30、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明代小说家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

31、明代传奇剧《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清代传奇剧《长生殿》《桃花扇》的作者分别是洪、孔尚任。

32、“三言”小说是指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33、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作的《聊斋志异》,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

34、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水平的标志是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其中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35、“晚清四大谴小说”是指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行记》、曾朴的《蘖海花》。

36、中国古代“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7、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38、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楚辞》,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梁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

39、“乐府双璧”指的是北朝民歌《木兰辞》和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

40、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是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中国现代文学

1、小说《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另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我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鲁迅原名周树人,另有代表小说《祝福》《药》《孔乙己》《故乡》《社戏》《阿Q正传》,代表性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灯下漫笔》,代表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3、郭沫若,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成立“创造社”,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4、叶圣陶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

5、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著有长篇小说《子夜》和两个“三部曲”:①《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②《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另有短篇小说代表作《林家铺子》。

6、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作是《再别康桥》。

7、新中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作者是现代剧作家田汉。

8、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散文有《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绿》《荷塘月色》。

9、闻一多,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代表性诗集《红烛》《死水》。

1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代表作有《茶馆》《龙须沟》。

11、《可爱的中国》一文的作者是革命家_。

12、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儿童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代表散文《小桔灯》。

13、夏衍原名沈端先,现代剧作家,著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本《上海屋檐下》等。

14、长篇小说《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

15、巴金原名李芾甘,字尧棠,现代作家,著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6、赵树理,现代小说家,“山药蛋派”代表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李家的变迁》《三里湾》,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17、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者是丁玲,《暴风骤雨》的作者是周立波,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的成名作。

18、曹禺,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

19、短篇小说《荷花淀》的作者是孙犁,原名孙树勋,“荷花淀派”代表作家,著有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长篇小说家《风云初记》,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

20、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三千里江山》《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的作者分别是周而复、杨朔、梁斌、柳青、杜鹏程。

21、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以陕北“信天游”形式写成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22、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青春万岁》的作者分别是曲波、杨沫、王蒙。

23、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高晓声。

外国文学

1、“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著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喜剧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2、《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他另有重要作品《双城记》《艰难时世》。

3、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笛福。

4、长篇小说《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牛氓》的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

5、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是莫里哀,其喜剧代表作有《伪君子》《悭吝人》《唐璜》。

6.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巴尔扎克,代表作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其作品总称为《人间喜剧》。

7、世界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指的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尔巴贡(阿巴公)、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8、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最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9、“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指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

10、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11、法国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红与黑》《基度山伯爵》《茶花女》《包法利夫人》的作者分别是罗曼罗兰、司汤达、大仲马、小仲马、福楼拜。

12、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致大海》《自由颂》,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13、《钦差大臣》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讽刺喜剧,他另有长篇小说代表作《死魂灵》。

14、列夫托尔斯泰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15、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代表有《变色龙》《装在克套子里的人》。

16、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另著有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

17、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毁灭》《青年近卫军》是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代表作。

18、德国作家歌德最伟大的作品是诗剧《浮士德》,另有长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19、《阴谋与爱情》是德国杰出的剧作家席勒的长篇剧作。

20、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他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和思想主张收录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之中。

21、长篇小说《老人与海》是美国大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另著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22、《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长春藤叶》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

23、《神曲》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家但丁,《十日谈》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

24、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25、童话《皇帝的新衣》《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26、《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诗歌鉴赏板块 篇8

考查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识点: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要特别问到,才回答此点;尤其要注意的描写手法,如动静、视听、声色、远近、虚实、白描;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4、基本题型及答法:审题问什么就答什么, 是什么——为什么(结合分析)——怎么样(效果,情感)

作文板块 篇9

1.10个哲句;

2.10个时鲜素材;

3.30篇优秀高考作文熟读;

4.1-3个偏爱结构(先定文体,写什么就像什么);

5、做好审题、提纲训练

图文转换答题方法

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答题技巧:

①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

②第二问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

注意事项:

1、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有“该图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的。

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

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多余、误推等。

徽标类解题思路

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画文转换解题思路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义。

答题技巧:

①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②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③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④综合考查题的答题要领

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来,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其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个方面。做这种题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求,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作答。

名句名篇默写加强背诵,回归教材。

古代诗歌鉴赏

1、诗歌鉴赏,要“读懂”上多下功夫。不少同学为什么读不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诗家语”(篇章结构、句子顺序、词语组合)≠小说≠散文:跳跃,省略(不像小说、散文那样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它为我们的阅读过程设置了重重障碍。平时,我们说吃饭,就开始吃饭,说睡觉,就开始睡觉,大多数时候,我们依赖一种“常备反应”去接受信息,是一种简单思维。读懂,最重要的是能够联想、想象,合情合理地补充省略的、未直接说出的话语含义;注意句子之间的种。种联系。

2、情感题答题规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