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正确的发音方法【4篇】

.zhi、chi、shi、ri : 篇1

这三个音节的韵母都是舌前元音“i”,发音口形舌位不好掌握。把这三个音节当做整体来认读,是为了避开学习舌尖前元音“i”的困难。

儿化 篇2

儿化指的是后缀儿语他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就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而只是表示在念到"花"这个字音的末尾时,随即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了卷舌音"儿"的音色。用汉语拼音字母写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表示卷舌作用)即可。 如:馅儿--xianr 味儿--weir 皮儿--pir

儿化的作用

1、 区别词性 如:盖(动词)--盖儿(名次)

2、 区别词义 如:信(信件)--信儿(消息)

3、 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 如:小曲儿、来玩儿、慢慢儿走

4、 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 如:小鱼儿、门缝儿、一会儿

拓展: 篇3

为什么普通话中不能连着发两个第三声(上声)

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走势的一种方法。而且不止是用这种曲线,同时还用数字来表示声调,比如阴平就是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就分属这四种调值。

好的'了解了这个我觉得就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能两个三声连读了。

首先,两个三声不连读,前一个三声字变为二声这个现象叫变调。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

变调在汉语里属于语流音变的一种。其他的语流音变现象还有弱化、脱落等,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要强调的是,我们讨论的是普通话中两个上声在一起时产生的读音变调,不包括方言,因为很多方言(方言中有上声)都可以两个上声连读。

第三声,上声,也就是214,如果连读的话就是214-214,嗯,好像有点不对?没错,你会发现如果把这两个上声的字读完整的话会非常怪异且困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此类两个上声在一起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地把前一个上声字由214简化为35(二声),这也是普通话中规定的正确读法。

因此,汉语普通话中,如果有两个上声(三声)字连续,那么前一个上声字进行变调为阳平(二声)。如:“雨伞”、“领导”、“展览”等。

所谓耳濡目染成就标准音,之前的一些答案列举了许多两个上声字的词语然后说“这些词就读起来不用把音调改变啊~”,我只好说这是因为你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它们本来的正确字音是什么。.或者你没意识到你是用方言音读的~

喜欢尝试的同学可以试一试两个214连起来念一念,你会发现真的很费事。比如“我去买把雨伞。”,你要是一定要两个三声一起念不仅自己难受,同时也会由于连两个上声时不得已的停顿而破坏句子的连贯性。

所以两个上声紧相连时候前一个调值由214变为35,也就是214-214→35-214,这样一来是不是就顺畅多了,句子里有这种词时候也不用停下来着重念这个2-1-4了!这种现象体现了语言中经济性的原则。有了这个原则,两个上声连读这种困难不方便的形式就算不通过前音节变为阳平这种变调方法[]来方便读出,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简化的。毕竟人天生是有惰性的,而语言这东西也是人用出来的呀~

接着就语言经济性小拓展一下。.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上声的214的4都省略了,成为21。这也是不学语言就意识不到的知识系列。.这种省略也是有依据的。

汉语拼音发音声母 篇4

b(玻)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声带颤动。

p(坡)发音部位与方与b相同,但是气流较b强,声带颤动。

m(摸)双唇闭合,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

f(佛)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d(得)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颤动。

t(特)发音部位与方和d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n(讷)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

l(勒)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ɡ(哥)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颤动。

k(科)发音部位与方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

h(喝)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j(基)舌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里挤出来,声带颤动。

q(欺)发音部位、方跟 j 大体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

x(希)舌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z(资)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声带颤动。

c(次)发音部位、方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思)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zh(知)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ch(蚩)发音部位、方跟zh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h(诗)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端,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r(日)发音部位、方跟sh相同,但是发音时舌的两侧要卷起。

y 和i的音相似,只是y是声母,声母发音较轻快;i是韵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

w和u的音相似,只是w是声母,声母发音较轻快;u是韵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